圣严大师文汇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圣严大师文汇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8069005
作者:圣严大师 著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内容简介
  圣严大师生平
  圣严(1930-2009),佛学教育家,日本立正大学博士,禅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的第五十七代传人,台湾法鼓山的创办人。?
  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今南通市)。13岁出家,1947年到上海静安寺佛学院当学僧。在静安寺一连住了五个学期,直到1949年入伍从戎。从1949年5月入伍到1960年1月正式退伍,这一段军旅生涯中,心里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出家和尚。退伍后决心再次出家,依止东初老人为剃度师,法号为"慧空圣严"。?
  除了从东初老人得到两系的传承之外,又于1978年嗣灵源和尚法脉,成为临济宗第五十七代传人,法号"知刚惟柔"。从此,与鼓山涌泉寺临济宗派下法脉有了传承关系。?
  1969年,圣严法师离开台北前往东京,于立正大学佛教学部办理入学登记。1975年获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回到台湾后,历任台湾地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佛学学报及佛学研究年刊,为台湾辅仁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研究生担任论文指导。又创办法鼓山的人文社会大学、僧伽大学、僧团道场、七个基金会、中英文四种定期刊物。以中、日、英三种语言在亚、美、欧各洲出版的著作近百种。2009年2月,圣严法师去世,世寿79岁。?
目  录
菩萨戒指要
自序
传统戒律与现代世界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一、佛戒的起源
二、菩萨戒的重点及其 人间性
三、由约而繁的菩萨戒
四、弹性的三聚净戒
五、涵摄的三聚净戒
六、既难且易的三聚 净戒
七、由易而难的三聚 净戒
八、有收有放的三聚 净戒
九、结论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传统戒律与现代世界
  一
  佛教的戒律有两大类:声闻律仪及菩萨律仪。
  (一)声闻律仪。出于部派佛教所传承的所谓声闻律藏,也就是在家、出家的七众律仪,其中包括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以其所受的戒相名目而分,则为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六法、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八戒以前是在家人所受,十戒以后是出家人所受,唯有比丘及比丘尼戒,称为具足戒,即是受了全部的戒律之谓。
  (二)菩萨律仪。是大乘菩萨依据大乘经典中所见的菩萨行仪,编集而成菩萨戒经,除了《优婆塞戒经》是仅为在家居士而设之外,其余不论何经,凡是菩萨戒,都是为在家、出家分别受持,《梵网菩萨戒经》甚至许可凡解法师语者,纵然是畜生道及鬼神类的众生,均得受持。菩萨戒戒相条目的多少,诸经略有出入,《瑜伽师地论》及《菩萨地持经》称为四重及四十三犯事,《梵网菩萨戒经》则为十重及四十八轻,《优婆塞戒经》却为六重及二十八失意。不过一致以三聚净戒作为菩萨戒的总则:1.律仪戒;2.摄善法戒;3.饶益有情戒。在此三项总则下,遵守的条文可多可少。唯其涵盖的层面,极其深广,声闻律仪的七众戒,为菩萨戒的律仪戒所摄。菩萨戒的特色则尚须修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方成三聚。
  此为传统戒律的一个轮廓。
  二
  接着讨论,类此的戒律,对于现代世界中的佛教徒有何作用,有何困难?对于现代世界的人类社会,能扮演何种角色,分担何等责任?
  我们必须先得肯定,佛法既对世界有益,佛教的戒律也必有其存续和推广的价值。因为,佛教的戒律,跟佛陀的教法是无法分割的。佛陀的教法是属于观念及理论的疏导,佛教的戒律则是配合着佛陀的教法而实践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规范。因此,在律典中对于戒律的称谓叫做“正法律”,即是为了实践佛陀宣示的正法而设定的规律。
  不过,由于时代的递演、环境的迁移,二千五百数十年前,佛陀为了适用于印度社会而制的戒律,未必能够适应于无尽的空间及无穷的时间。故在佛陀将入灭时,于《长阿含经》的《游行经》中,告知阿难:“自今日始,听诸比丘,舍小小戒。”《毗尼母经》卷二称此为“微细戒”;《五分律》卷二二也说到,“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这都说明了佛陀制戒,不是一成不变,其实是有相当大的变通性及适应性。

 圣严大师文汇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