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与中国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庞德与中国文化

  • 版 次:1
  • 页 数:216
  • 字 数:242000
  • 印刷时间:2006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0649148
  • 丛书名:中学西渐丛书
作者:陶乃侃 著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内容简介
本书取比较学视角,结合当前主要批评方法,沿中国传统诗学和儒学两条思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庞德及其现代主义诗学的影响与意义。全书分五章,考察讨论庞德研究中较为忽视的问题:如庞德的比较诗学、中国文化影响的生成及其发生点、庞德选译《中国诗集》的真实标准和动机、庞德对中国诗律的拒绝与改造、乐府诗与西方叙事诗的内在关系、费氏遗稿及其译介影响的实质意义、《诗章》叙事模式和集合模式的建构、儒家伦理母题的生成及其建构、《诗章》儒学题旨的显隐表现、“潇湘八景”和山水诗对庞德创作的影响等。
作者简介
陶乃侃,1977年考入昆明师范学院,毕业留校任教,后获南京大学硕士、悉尼大学博士学位。译有《平凡的土地:美国中西部诗选》、《金色的舞裙》(花城出版社“当代名家小说译丛”之一)。在澳洲文学杂志《南风》、《热》、《文学与美学》及香港《译丛》上发表过对中国当代诗
目  录
自序
第一章 庞德的思想观念与诗学建构:国际主义历史主义比较诗学
小引 庞德形象
第一节 庞德的国际主义与历史主义
第二节 庞德的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
第二章 仿中国诗:探索中国文化的肇端
第一节 中国文化考古的开始
第二节 “中国颜色”中国文化的刺激
第三章 庞德的《中国诗集》(Cathay)
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
第一节 《诗经》与英美现代自由诗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现代性
第三节 中国传统诗学与庞德现代主义诗学的诗学原理共场与表现形式区别
第四章 长诗开头:《诗章 三首》与《诗章 四》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庞德的思想观念与诗学建构:国际主义历史主义比较诗学
小引 庞德形象
1914年漩涡派艺术家戈蒂尔(Gaudier)为他的诗人朋友雕琢了一座胸像,命名为“埃兹拉·庞德圣僧头像”。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个圣僧头像逐渐形成读者心目中的庞德形象。这一形象不但没有被时间销蚀,反而随现代西方的庞德研究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美国庞德研究的发起人Hugh·Ken-ner教授1971年出版了他的专著《庞德时代》(The Pound Era)之后。虽然这两个指涉庞德的字眼“圣僧”、“时代”听起来相当夸张,庞德批评家对其隐喻却保持缄默。庞德主导了英美现代派高峰时期(1912~1922)的诗歌,并且是诸多现代派和后现代派诗人的导师。San Juan Jr.这样评道:“英语现代诗歌主要是庞德的创造,这其实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庞德为叶芝修改他晚期的诗歌,为艾略特修改《荒原》,为乔伊斯推荐他的创作,筹资出版他的小说。对当时淹没人世的天才作家艾略特和乔伊斯,庞德可以说是英美批评界独具慧眼的伯乐。此外,庞德不断支持新思潮,发掘新诗人,曾为杜莉特尔(H.D.)、奥尔丁顿、弗洛斯特、马斯特斯、威廉斯、莫尔等作家撰文传名。许多当年像海明威默默无闻的新手庞德都给予支持,热心帮他们在文坛扬名。在现代派文学的高峰时期,庞德扮演了示范作家、评论家、编辑、青年作家的联络人和宣传家的角色。庞德为英美文学现代主义的兴起摇旗呐喊,并在短期内将美国和英国的作家联结在一起,故被称为“伦敦和格林威治的桥梁”。所以说,就庞德时代而言,即英美现代派文学的鼎盛时期,20世纪10年代至50年代,庞德是执其牛耳之人。
书摘插画
插图

 庞德与中国文化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