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六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

  • 版 次:1
  • 页 数:376
  • 字 数:544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3860254
作者:郑惠,林蕴晖 主编,肖冬连 著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内容简介
《六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是在1999年出版的《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的基础上增补而成的。这次增补再版,对原有书稿未作大的改动,删掉了原第十五章,增写了五章内容,叙述1992-2008年间中国外交新思维和重大外交事件。
本书虽为外交卷,但并不想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更不愿把它写成一本外交政策文献史,而是把那些对中国发展乃至国际政治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以纪事本末体手法,详述其来龙去脉。尤其着眼于发掘一些重大的外交内幕,即它的历史背景、互动过程、决策考虑及其实践效果,以叙为主,略加点评。为此,作者广为搜集、发微钩沉,运用了迄今所能看到并可以使用的材料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写作中,以我为主,同时也用较多笔墨分析了对方。本书力求文笔流畅、文气顺达,避免了大量引述,所叙各事,皆有所据,宁缺毋滥。至于历史本身的空白,只好把遗憾留给自己,把希望寄予将来,有待更多的历史档案的披露了。
本书选择的23件大事,不是任意而为。细心的读者从中可以看出,每个问题虽独立成篇,却都围绕一条主线,即从*、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对外战略来谋划。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东方之盟——“一边倒”方针的缘起与中苏结盟
第二章 “另外炉灶”——中美围绕外交承认问题的早期接触与斗争
第三章 心力的较量——抗美援朝中的外交内幕
第四章 打破遏制——从日内瓦到万隆
第五章 对抗与会谈——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斗争
第六章 “蜜月”中的裂痕——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
第七章 “中间地带”——中国与亚非拉国家
第八章 “渐进积累”——中日建校前23年漫漫路
第九章 从论战到对抗——中苏关系全面恶化
第十章 解冻——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
第十一章 等待太久的胜利——中国重返联合国
第十二章 “第二世界”——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突破
第十三章 缔帝友好——中日建交与缔约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东方之盟——“一边倒”方针的缘起与中苏结盟
毛泽东首次访苏遭冷遇 斯大林对签新约不热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日,苏联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即刻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双方立即派出外交代表。中国政府委任王稼祥为驻苏大使,苏联委任罗申为驻华大使。10月10日,苏联大使罗申抵达北京,中国政府给予了特殊的礼遇,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聂荣臻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首都3000余群众到车站相迎。10月16日,罗申向毛泽东主席呈递国书,毛泽东设晚宴款待罗申大使,气氛热烈而又真挚。10月31日,中国驻苏大使王稼祥抵达莫斯科,也受到超过一般礼宾接待惯例的欢迎。
继苏联之后,其他东欧和东亚新民主主义国家纷纷来电,祝贺之余,表示愿意同新中国建交。周恩来分别复电,表示欢迎,立即建交,并互派大使。建交的先后顺序为:保加利亚(1949年10月4日),罗马尼亚(10月5日),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10月6日),波兰(10月7日)、蒙古人民共和国(10月16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0月27日),阿尔巴尼亚(1 1月23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10月18日)。新中国成立后,南斯拉夫也曾很快表示承认。但当时中共领导人对南斯拉夫的情况不够了解,中国需要与苏联保持步调一致,中南两国未能立即建交。
在美国孤立和封锁新中国的形势下,新中国成功地打开了第一扇外交门窗,获得了第一批国际盟友。
……

 六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