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第3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林业 > 农业基础科学 > 水土保持学(第3版)

  • 版 次:3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3869464
  •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作者:余新晓,毕华光 主编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水土保持学(第3版)》是根据“十二五”全国重点教材编写计划以及水土保持工作范畴的不断扩大和新需求的不断出现,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编的新教材,力图将国内外水土保持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编人教材之中,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主要内容包括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水土保持调查与规划、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荒漠化防治、山地侵蚀灾害综合防治、生态退化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生产建设项目区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材料与施工、水土保持工程概预算、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与工程管理等。

目  录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水土保持学的研究对象及其重点研究领域
1.1.1 水土保持学的研究对象
1.1.2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1.2 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危害
1.2.1 中国水土流失状况
1.2.2 国外水土流失状况与水土保持发展概况
1.3 水土流失演变与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1.3.1 水土流失演变
1.3.2 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1.4 水土保持的成就与经验
1.4.1 主要成就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2.3.1.5西南岩溶石漠化区
  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以贵州高原为中心,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广东、湖北、四川、重庆8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10.5×104km2,其中贵州、云南东部、广西考察区石漠化面积8.81×104k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83.9%。西南岩溶地区是珠江和流向东南亚诸多国际河流的源头,长江的重要补给区,水土保持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本区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较大(一般为300/0~60%,局地达80%以上),气温高,降水多,旱涝交替明显。地势由西向东降低,以高原和熔岩地貌组为主,地形破碎,崎岖不平,坡地比例大,地下河网发育。以红壤、黄壤和石灰土为主,土层薄(20~30cm),不连续,成土速率慢(形成1cm土壤需2500年以上),植被盖度低。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岩溶与机械侵蚀、地上与地下河侵蚀并存,流失强度大大超过成土速率,水土流失与石漠化区域差异显著。
  本区石漠化面积大,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层减薄,肥力降低,泥沙淤积地下河,秋季干旱,雨季洪涝水旱灾害同时发生。水利工程淤积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脆弱。
  2.3.1.6北方农牧交错区
  北方农牧交错区包括76个县、旗、市,总面积为43.50×104km2,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9.80×104km2。大致可分为西、中、东3段。
  西段:北界狼山、乌拉山和大青山;西界贺兰山;南界白于山;东界五台山。因此,西段包括了晋西北和晋北地区。自然单元包括呼包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晋北高原。
  中段:南界大青山、大马群山(河北坝缘);西界狼山;东界大兴安岭;南深入草原百灵庙一供济堂一敦达浩特(正蓝旗)一线。自然单元包括乌兰察布后山地区、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以南地区、河北坝上地区。
  东段:西以大兴安岭、南以冀辽山地为界;北到洮儿河流域;东深入松辽平原西部。
  本区降水稀少,风力较强,以高原丘陵为主,气候、土壤和植被过渡性特征明显。沙土、黄土由西向东组成变细,黄土由南向北为零星覆沙黄土、片状覆沙黄土、盖沙黄土和沙土。
  本区植被由东北向西南依次分布有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干草原植被类型;历史时期为纯牧业,逐渐过渡到农牧交错,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以农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
  水力与风力侵蚀共同作用和季节的更替,导致风蚀水蚀交错侵蚀类型由西北向东南,由北向南明显过渡。西北和北部以风蚀为主,水蚀呈斑点状分布;南部以水蚀为主的地区,风蚀风积地貌也很发育,如覆沙黄土区。

 水土保持学(第3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