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追问人生(冯友兰之女宗璞授权,精选哲学泰斗冯友兰先生的45篇重量文章,站在人生至高点,孜孜解决人生中重大的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冯友兰追问人生(冯友兰之女宗璞授权,精选哲学泰斗冯友兰先生的45篇重量文章,站在人生至高点,孜孜解决人生中重大的问题)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10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0434006
作者:冯友兰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编辑推荐

年轻时习得人生大智慧   前行中不一样的思考与洞察

本书为“人生之思”丛书之一。
这套系列丛书,精选了“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的名家作品,他们用融贯中西学养的大智慧,阐释人生真谛。时代虽早已巨变,但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人生理想却为当世所稀缺。这本书与另外两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冯友兰先生站在哲学的至高点揭示人生真相,探讨宏观话题,又不乏微观点拨,充满洞见且耐人寻味。在这个时代,再没有人可以和他站在同样的高度。同时,这本书中的文章又不像一般哲学著作那般晦涩难懂、枯燥无味。
冯友兰先生一生不断追求真理,用其卓越的学识和人格精神,去探索解决人生的才与命、情与性、欲与好、理性与悲观等诸多经常困绕人们一生的大问题。他提出的“人生四境界”说,影响深远,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他的生活亦如同任继愈先生对他的了解:他的同事们没有见他发过脾气,也没见他闹过情绪。即使受到过不公平的批判,他从不垂头丧气,也未影响他的生活节奏。把哲学境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赋予他的学问长久的生命力,具有垂范当世稀缺的人格精神。有关人生的哲学,是每个人在每一天都会有所渗透和应用。
无论年轻还是年长时翻看此书,都会有不同深度的领悟,回归内心的宁静。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中,攀升人生的新境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

 

 
内容简介

     年轻时习得人生大智慧,前行中不一样的思考与洞察! “人生之思”书系第1辑首推《冯友兰追问人生》、《朱光潜美的人生》、《季羡林真实人生》。这套系列丛书,精选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的名家作品,他们用融贯中西学养的大智慧,阐释人生真谛。时代虽早已巨变,但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人生理想却为当世所稀缺。这本《冯友兰追问人生》与另外两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冯友兰先生站在哲学的至高点揭示人生真相,探讨宏观话题,又不乏微观点拨,充满洞见且耐人寻味。在这个时代,再没有人可以和他站在同样的高度。同时,这本书中的文章又不像一般哲学著作那般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冯友兰先生一生不断追求真理,用其卓越的学识和人格精神,去探索解决人生的才与命、情与性、欲与好、理性与悲观等诸多经常困绕人们一生的大问题。他提出的“人生四境界”说,影响深远,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他的生活亦如同任继愈先生对他的了解:他的同事们没有见他发过脾气,也没见他闹过情绪。即使受到过不公平的批判,他从不垂头丧气,也未影响他的生活节奏。把哲学境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赋予他的学问长久的生命力,具有垂范当世稀缺的人格精神。有关人生的哲学,是每个人在每一天都会有所渗透和应用。无论年轻还是年长时翻看《冯友兰追问人生》,都会有不同深度的领悟,回归内心的宁静。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中,攀升人生的新境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一九一五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一九二四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四六年赴美任客座教授。一九四七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一九五二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学的价值。四十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一九四九年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目  录
PART 1
大凡于生活无阻碍的人,都不问为什么生活,有些人对于生活发生了问题,发生了悲观,他的生活达不到目的,他才要问:“人为什么生活。”这就可以证明“人就是为生活而生活”的。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甲)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乙)
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
人生成功之因素
才命
知命
心性
论信仰
关于真善美
境界有高低。此所谓高低的分别,是以到某种境界所需要底人的觉解的多少为标准。其需要觉解多者,其境界高;其需要觉解少者,其境界低。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乙)
媒体评论

以他奇特的乐观精神和适应能力,不断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忠诚于自己的学术事业,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终于走完了人生长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季羡林

你可以完全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和他辩论,但是你必须要承认,你想和他站在同样的高度跟他辩论是非常困难的。
冯先生苦撑残躯,含垢忍辱活下来了,他保全了性命,也留住了学问。
——资中筠

冯先生主持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几年,同事们没有见他发过脾气,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没见他闹过情绪。他受到过不公平的批判,他从不垂头丧气,也未影响他的生活节奏。日常生活中体现着他的哲学境界。
——任继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甲)
人生中的境界可分为四种:(一)自然境界,(二)功利境界,(三)道德境界,(四)天地境界。现叙述于下。
(一)自然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顺着他的才能或顺着他底习惯与社会风俗去做。既无明了的目的,也不明了所做的各种意义,小孩吃奶和原始人类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都是属于自然境界,普通人的境界也是如此。
(二)功利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为目的,其与自然境界不同之处是自然境界底人其行为无目的也不明白意义,功利境界的人他的行为确定的目的且能明白它的意义。这两种境界,都是普通一般人所有的。
(三)道德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底。所谓义与利,并非各不相关,二者表面相反,实则相需相成。二者的真正分别,应该是求个人之利者为利,求社会之利者为义,亦即程伊川所说:“义与利之别,即公与私之别。”道德境界中的人,其所作为皆能为社会谋利益,古今贤人及英雄便是已达到道德境界的。
(四)天地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底。换言之,我的身躯虽不过七尺,但其精神充塞于天地之间,其事业不仅贡献于社会,更能贡献于宇宙,而“与天地比寿,与日月同光”。唯大圣大贤乃能达到这个境界。
以上四种境界,各有高低不同。某种境界所需的知识程度高,则境界亦高;所需知识低,则境界亦低。故自然境界为最低,功利境界较高,道德境界更高,天地境界最高。因境界有高低,所以人所实际享受的一部分世界也有大小,一个人所能享受的世界底大小,以其所能感觉的和所能认识的范围的大小为限。就感觉而论,各人所能享受的世界很少差别,食前方丈与蔬食箪饮,并无多大的不同。若以认识了解而论,各人所享受的世界差别很大:如自然境界底人和天地境界底人认识不同,了解不同,因而这两种人所享受的世界,亦有很大的悬殊。四种境界,不仅有高低之分,还有久暂之别。因为人的心理复杂,有的人已达到某种境界,但因心理变化,不能常住于此境界中。作恶的人属于功利境界,有时因良心发现,做一点好事,在良心发现这一刹那间,他就入了道德境界,因未经过特别修养功夫,不能常住于道德境界中,过了一会以后,又回复到功利境界。若有人能常住在道德境界中,便是贤人,能常住在天地境界中,便是圣人。
四种境界就其高低的层次看,由低而高,表示一种发展。前二者是自然的礼物,不需要特别功夫,一般人都可以达到。后二者是精神的创造,必须经过特别修养的功夫,才能达到。道德境界中的人是贤人,天地境界中的人是圣人,两种境界可算是圣关贤域。圣贤虽和众人不同,但他达到道德和天地境界,不必做一些标新立异的特别事。他所做的事其实还是普通人能做的事,不过他的认识比一般人高而深,故任何事对他都能发生特殊意义,此即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

 冯友兰追问人生(冯友兰之女宗璞授权,精选哲学泰斗冯友兰先生的45篇重量文章,站在人生至高点,孜孜解决人生中重大的问题)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