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国外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2504424
作者:石国亮 等著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编辑推荐
        石国亮、张超、徐子梁所著的《国外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的写作思路和框架设计是:**个板块是公共服务的理论,带有理论总结和理论探索的性质,包括**章到第四章。目的是为读者全面了解公共服务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线索,也为探讨公共服务的实践提供分析依据。特别是第三章和第四章,对公共服务的合作供给进行了前瞻性探讨。第二个板块是国外公共服务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包括第五章到第八章。在这个板块,我们没有按照国别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进行分别介绍,也没有按照公共服务的主要领域进行逐一介绍,而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选择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这四个重点领域进行阐述。
 
内容简介

  石国亮、张超、徐子梁所著的《国外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是一本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研究国外公共服务的探索性著作。《国外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从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分析框架出发,对作为公共服务核心主体的政府进行了探究式分析,揭示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阐明了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优势、实现形式、经验和启示,分析了公共服务合作中的政府责任以及新问题;围绕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新格局,对国外基本公共服务中的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四个重点领域进行了全景式透视,获得了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目  录
总序
导言
第一章 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分析框架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服务
  一、公共服务概念的由来
  二、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三、公共服务的分类
 第二节 公共服务主体
  一、公共部门
  二、私人部门
  三、非营利组织
  四、社区
  五、公民
 第三节 公共服务过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分析框架
  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推动我国公共服务不断完善,这是本书研究的现实出发点。为了努力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必要的概念辨析和搭建分析框架。比如,什么是公共服务?它与公共物品之间有什么区别?公共服务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公共服务的主体、过程和实现形式,又是什么?这是本章要着重解决和回答的问题,也是本书的基础。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服务
  服务是现代经济和管理领域常用的词语。对服务进行研究的大多数文献,都是将服务当做是“服务业”或“服务产业”的同义词。在公共行政学领域,服务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例如,“为人民服务”、“管理就是服务”、“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等等。那么,什么是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之间是什么关系?公共服务又具体包含哪些类型?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一、公共服务概念的由来
  “服务”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概念和实际发生的行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它是主体和客体分离的结果,是主体的需要与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也是指客体在其效用上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从词源的意义上来看,服务就是为集体(或别人)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的活动。“英美词语中的‘服务’一词,中心意思是“为他人做有益的事’。”由此可见,服务不只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无形的行为和过程或者是一系列的活动。服务的供给和使用是同时或几乎同时进行的。服务供给的过程也就是服务对象使用的过程,二者不可分离。
从类型学上看,服务可以划分为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相比,公共服务因其“公共”二字而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公共服务是以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的投人为标志的。服务的核心是资源的付出,不论服务主体能否得到回报,只要为客体服务,必然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最大的不同,是投入的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共权力)具有公共性。第二,公共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即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同时这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实现,并不是通过剥夺少数人而取得”。②私人服务可以追求个人利益、经济利润,公共服务因其使用资源的公共性,其行为结果也要遵循公共性的原则。第三,政府是承担公共服务责任的核心主体。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由市场和社会来自发承担,而应该主要由政府这个公共机构来承担。当然,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亲历亲为,也可以与市场或社会力量合作提供。

 国外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