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文集:风声鹤唳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林语堂文集:风声鹤唳

  • 版 次:1
  • 页 数:270
  • 字 数:259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0809910
作者:林语堂 著,张振玉 译出版社:群言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编辑推荐
    继《京华烟云》后,一部《风声鹤唳》再现林语堂大师风范,惊世打造中国版《乱世佳人》魅力“郝思嘉”华丽转身,谱写,民族斗争史,风起云涌,漫谈,儿女情长事,离乱承合,看林氏一语,如何破解非和平年代的完美爱情方程,品,死生契阔,挣扎于大爱小爱之间的纯真之心。 
内容简介
    暴风雨般的侵略战争,如狂风扫落叶般侵袭着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恨不能遍及每一个角落,让人不得喘息。在凄苦的境遇下,无助的百姓挣扎着寻找那一丝暖阳,渴望一处暂时的安息之所将他们收留。小说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背景,描述了姚家风流倜傥的二少爷博雅,与个性飞扬、不羁的丹妮(梅玲)历经万种风情、战火硝烟的故事……本书的女主角丹妮是一个《飘》中郝思佳式的人物,同样都经历了爱情的相思之苦、战争的鲜血摧残,但意志愈来愈坚定、不屈。但所有的一切在战争这个大背景中,都显得那么渺小,书中人物的感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经历了重重考验。世界像鲜花一样美好,生命像阳光一样灿烂,而我们只有如野草一般劲生,才能开凿一个新生的世界。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
  嘴里含着烟斗,双手插在裤袋内,博雅悠哉地走出东北城郊的“亲王园”,准备去陪好朋友老彭吃晚饭,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沿途是相当荒凉的地区,必须穿越几片荒地。
  北平的十月天,通常都是干爽宜人的好气候,晚风略显寒意,和战争爆发之前并没两样。秋天的太阳把泥土晒成干灰色。现在是黄昏时分,石青色的墙壁与屋上的瓦片在微柔的光线下,和潾秃的地面融合为一体,迅速笼罩的夜色将远方的棱线吞蚀得更模糊。四周一片死寂,几盏街灯尚未启亮,几只乌鸦在附近树枝呱呱嘎叫打破沉静,如果仔细倾听,可以听到一座将入梦的城市发出微弱、幽远、嘘息且和谐的声音。
  博雅在暮色里走了四分之一里,只遇到两三位返家的穷人,他们头垂得很低,和他一样默默地走着,手里提着油壶和荷叶包的晚餐。一位穿着黑色制服,面带倦容的警察站在街角,友善地和他说话。死寂的气氛很恐怖,就像和平一样;而和平与死亡气息却又如此相似。但是他却喜欢选这个时候出来散步,享受凉爽刺人的夜风及城市生活的奥秘逐渐在他身边围绕、加深的乐趣。
  一直走到南小街,他才看到了生命的迹象。街灯长排开着,专为穷人而摆设的小吃摊上的油灯,正在黑夜中闪闪发光。这是一条又长且窄,没有铺设柏油的小巷子,仅仅十到十二尺宽,南北向,与哈德门街平行。老彭的家就在这条小巷子附近,距离东四牌楼不远,在更南面的住宅街,目前大部分已被日本人占用了。沿路有多辆黄包车慢慢走着,部分熄了灯靠在路边歇息。为了省油,车夫只有等客人雇车后,才肯点起油灯。
  往左转,他到了老彭家,巷道窄得连一辆黄包车都难以通过,四周好暗,到达时他差一点撞到了门阶。
  他在大门的铁环上敲了敲,随即听到里面有咳嗽声,他知道是老彭的老佣人。
  “谁啊?”老佣人喊道。
  “是我。”
  “是姚少爷?”
  “嗯。”
  又是一串剧烈的咳嗽声,门锁慢慢拉开了。
书摘插画
插图

 林语堂文集:风声鹤唳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