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20世纪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孔子与20世纪中国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0467106
作者:林甘泉 等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7月 
编辑推荐
本书为哲学宗教研究系列丛书之一。该书以史论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了孔子及其思想百年来的历史命运,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提出了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中可了解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和政治史的发展历程。
 
内容简介
孔子及其思想的历史定位和价值判断,在20世纪中国经历了很富戏剧性的落差,尊孔与批孔的思想政治斗争几乎贯穿了大半个世纪。“文革”结束后,对孔子及其思想的研究和讨论排除了政治因素的干扰,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学术界对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仍存在不同的认识。本书对孔子及其思想百年来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梳理,史论结合,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提出了独到见解,从中可了解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和政治史的发展历程。
目  录
上编
 绪论
 第一章 20世纪以前的孔子
 第一节 孔子的形象是怎样被神化的
 第二节 封建末世的儒学危机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批孔批儒
 第四节 “中学”、“西学”之争与孔孟之道
 第二章 戊戌变法与孔子
 第一节 求助孔子亡灵:康有为推动变法的理论准备
 第二节 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对“尊孔保教”的态度
 第三节 顽固守旧派借口尊孔攻击变法维新
 第四节 洋务派对维新派尊孔保教的反应
 第三章 辛亥革命前尊孔与反尊孔的思想论争
 第一节 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关于立宪与共和之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20世纪以前的孔子
  第一节 孔子的形象是怎样被神化的
孔子生于春秋时代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和当时的许多贵族子弟一样,他本来有志于从政,希望施展自己的一番抱负,甚至于说过“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这样的大话。但是春秋时期正是王纲解纽、礼乐崩坏的社会大变动年代,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自然不会受到执政者的重用。他在鲁国担任的最高职务,是以司寇而摄相事。在公室和卿大夫的政治斗争漩涡中,他实际上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眼看自己已经遭到执政者的冷落,孔子只好带着一部分学生离开鲁国,周游列国。经过14年的飘泊,并没有找到能够让他施展抱负的诸侯国。失望之余,孔子只好回到鲁国,把主要精力都用来教育学生和整理中国古代的典籍。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鲁国贵族叔孙氏在大野泽打猎,其御者捕获一头怪兽,众人认为不吉利,叔孙氏把它赐给虞人。孔子见了这头怪兽后说:“这是麒麟。”接着又喟然叹道:“吾道穷矣!”后代有学者认为孔子之所以发出哀叹,是因为麒麟“乃太平之兽,’圣人之类也。时得而死,此天亦告夫子将殁之证,故云尔”。次年,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卫国的一次政变中被杀。孔子听了这个消息后十分悲伤,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不久,孔子就病重不起而溘然逝世,享年73岁,时为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
所谓麒麟被获是上天“告夫子将殁之证”,当然纯属后人附会之辞。但孔子晚年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他眼看礼乐崩坏,世衰道微,自己的学说根本不被诸侯和执政的卿大夫所重视,心情忧愤,以至于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种猜测大概不是毫无根据。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是郁郁不得志而死的。他肯定没有想到,他死之后,他的形象和思想后来竟会在中国历史上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书摘插画
插图

 孔子与20世纪中国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