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

  • 版 次:1
  • 页 数:442
  • 字 数:3836000
  • 印刷时间:2007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5553669
作者:陈望衡 著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没有美学这个学科,但是西方美学涉及到的问题,诸如美,美感,中国人也讨论过,也有许多重要的很有价值的思想,只是不一定用这样的概念,而且,中国艺术很丰富,许多与美学相关的问题讲得比西方还要精辟、透彻。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一种相当感性的文化(不是说中国文化没有理性的层面),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特别重感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美学文化。那么中国古代有没有自己的美学体系呢?如果有,又是怎样的体系呢?这里,作者试着布了一个“阵”:以“意象”为基本范畴审美本体论系统;以“味”为核心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系统;以“妙”为主要范畴的审美品评论系统;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论系统。
本书作者试图建立中华民族都有的一个以“意象”为基本范畴审美本体论系统;以“味”为核心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系统;以“妙”为主要范畴的审美品评系统;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论系统。本书主要包括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华夏审美意识基因、禅宗与美学、唐诗与唐诗美学、宋词与宋词美学等内容。
作者简介
陈望衡,1944年10月生,籍贯湖南,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景观文化研究规划中心主任、国际应用美学研究学会国际理事会副主席、国际现象学美学杂志编委、湖北美学学会副会长、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风景名胜》顾问、张
目  录
第一讲:中国古典美学体系
第二讲:华夏审美意识基因
第三讲:儒家美学:礼乐传统
第四讲:儒家美学:君子之美
第五讲:道家美学:老子
第六讲:道家美学:庄子
第七讲:禅宗与美学
第八讲:佛教的境界——圆之美
第九讲:《周易》的阴阳美学
第十讲:《诗经》的诠释美学
第十一讲:《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
第十二讲:唐诗与唐诗美学
第十三讲:宋词与宋词美学
第十四讲:《营造法式》的建筑美学思想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讲:华夏审美意识基因
  人类有相似的童年。只要对史前人类略做考察,则不难发现,处在原始时期的各民族其生活方式、性格大体是差不多的。就审美来说,史前人类的审美意识都蕴含在功利性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活动中,而且都无一例外地与神秘的巫术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方面的考古发现非常之多。现在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各民族审美意识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分野的,是怎样分野的。从大量的考古材料来看,各民族个性的显露大体是在野蛮期与文明期(采用摩尔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期法,即分为蒙昧期、野蛮期、文明期)之交。文字的出现应是文明期产生的重要标志,就中国来说,作为最早的占筮工具的八卦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有人认为早于文字,而它的完善则在文字产生之后。它理所当然应是我们考察华夏审美意识起源的重要材料。另外,图腾作为盛行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文化现象亦包含有民族审美意识的基因。每个民族都有关于自己部族的产生及最初发展的神话与传说,这些神话与传说,均有一定的真实的历史因子,但都神话化了,即使取神话化的形式,它也具有可贵的真实性,因为那也是远古人类真实存在过的意识,真实存在过的事实和真实存在过的意识,共同创造了远古的神话,这是人类最早的精神文明的创造,在这之中,也存有民族的审美基因。
  一、八卦系统:美与真同体
  《周易》产生的年代是难以确考了。一般认为作于西周初年。但并非定论。最大的问题是作为《周易》基础的八卦,到底是谁做的,现在不能确定。《周易·系辞下传》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难以确证,也难以推翻。伏羲离现在多久,难以确考。神话中他的形象是人首蛇身,这当然是荒诞的。很可能远古时期在中国有一个名叫伏羲的氏族领袖,是他画出了八卦。八卦后来重叠为六十四卦,这一工作的完成有种种说法,一说是伏羲所为,一说是神农做的。另一种意见认为,伏羲只画了八卦,直到西周初年,才由周文王重叠成六十四卦。
  八卦由阴阳二爻组成,阴爻为“——”,阳爻为“——”。关于阴阳二爻的来历说法很多。一说阴阳概念及其符号来自对太阳的认识。太阳高照,光辉灿烂,则谓之阳;太阳被遮盖,大地阴暗,则谓之阴。另说阴阳二爻来自对太阳月亮的观察。“——”为日象;“——”为月象;还有认为阴阳二爻是女阴、男根的形象,等等。
  ……
书摘插画
插图

 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