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与重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分解与重构

  • 版 次:1
  • 页 数:322
  • 字 数:218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7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8029348
  • 丛书名: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
作者:赵建国 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08年07月 
内容简介
本书沟通新闻学与历史学,扩展视角,重现1905至1921年报界群体活动的史实。在用力搜集各类史料的基础上,关注报界的结社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维护行业公益等有组织行为,着重探察其包括职业群体自认和国民意识提升两个层面的群体自觉进程,拓展了近代中国新兴社会群体史研究。
作者简介
赵建国,1972年生于湖北省当阳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史,传播思想史。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目  录
绪论
 一 选题
 二 学术史
第一章 报界团体的初建:1905-1910
 第一节 早期报人职业意识的演变
 第二节 团体发轫
 第三节 抵制报律
 第四节 交往与联系
第二章 从区域联合到全国联合:1910-1913
 第一节 全国联合
 第二节 黄金时代
第三章 艰难中的奋进:1913-1916
 第一节 厄运及抗争
 第二节 内外联络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报界团体的初建:1905—1910
甲午战前,报界规模和影响有限,处境尴尬。在报业发展过程中,传统报人逐渐向新式媒介的职业人士转变,展现出巨大的思想辐射力度和舆论扩张能量,思想认识、心理结构、行为方式发生明显变化。1905年,上海《时报》首倡成立“记者同盟会”。时隔不久,天津报馆俱乐部、上海日报公会、广州报界公会、北京报界公会等报界团体相继成立,组织程度大为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显示了报界社会地位的上升及群体意识的初兴。此后,报业人员除以报馆为单位开展活动外,还运用团体组织形式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维护行业公益,表达意愿要求,直观地展示群体力量,产生广泛而强烈的社会效应。
  第一节 早期报人职业意识的演变
由于身处社会边缘,地位低下,第一代报人面临严重的职业认同危机。伴随报业发展,报人形象得以改善,社会地位稳步提升,获取较为普遍的社会认同,自我认识也趋于深入。他们先以“耳目喉舌”自居,后以“第四种族”自誉,职业意识显著转变,为报界群体自认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 末路文人
学人对中国报纸起源问题尚未统一看法和意见,但唐代已有原始形态的报纸,几乎成为定论,足见中国的新闻事业源远流长。不过,近代民族报业却肇始于外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报刊,诚如已故报史研究奠基人戈公振所言:“我国现代报纸之产生,均出自外人之手。”1815年8月1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的创办,揭开了近代报业发展史的第一页。由于清政府严厉取缔传教,该刊主要在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散发,每逢广东省县府乡试时还被运回国内与宗教书籍一起分送。虽然《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内容并不重视“时间性”,与其说是“月刊杂志”,还不如称之为“定期发行的(宗教小册子)”。但它仍然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定期出版物”的概念,对于19世纪50年代以后中文报纸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迟至1833年,外国传教士创办的近代中文报刊开始进入中国本土。是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成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至此,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进入一个新阶段。除宗教性报刊外,来华传教士、商人以及其他各界人士还相继创办英文报刊与中文商业性报刊,形成在华外报网,直接刺激了中国民族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国人自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昭文新报》。随后,在上海、广州等沿海通商口岸,陆续出现一批国人自办报刊。至甲午战前,累计约20余种。
书摘插画
插图

 分解与重构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