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导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电视编导艺术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8073652
作者:李燕临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编辑推荐
《丛书序》
20世纪末以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给广播影视等传媒带来巨大的影响,传媒和科技都呈几何级数发展速度变化与增长。近10年来互联网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就更大更为深远,其中网络电视、网络音视频等视听新媒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广播影视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化已经成为现实。广播影视需要技术作为支撑,技术的进步必将给广播影视的存在形态与发展模式带来新的嬗变因素。
对广播影视事业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来自体制改革与媒介管理层面。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广播影视事业的管理办法,有力推动了广电体制改革,鼓励人们探索、实践新的媒介经营与管理模式。从广播影视学术研究与教学的角度来看,则出现了许多新案例与新的研究对象。传统的广播影视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范式面临挑战。在此形势下,广播影视学者理应把握住时代脉搏,将广播影视传播实践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技术到产业、从理论到实践、从现象到文化——注入教学内容之中,从而让广播影视教学能够“与时俱进”。在这前提下,孙宜君、陈龙教授任总主编的《广播影视新视角丛书》的意义很自然地就凸显了出来。这套丛书很明确地将自己定位在“新视角”上。所谓“新视角”,不仅意味着丛书会瞄准广播影视业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态势、新思潮,突出新案例、新材料,也意味着丛书会吸收学术界的新观点、新思维。其总体脉络则是广播影视在技术进步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充分体现出丛书编委在编写这套教材时的新理念。
在“新视角”的主导下,这套即将陆续推出约30多本的丛书,全方位地建构了广播影视本科教学的教材体系。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艺术、广告学等方面的内容悉数涵盖,涉及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两个学科。在编写思路上则以满足广播影视的本科教学为目标,充分体现教学特点,兼顾学理性与实用性。在体系上也较为完备,从技术(比如《影视数字制作技术》、《电视新闻摄影教程》、《电视摄像技艺教程》等)到美学(比如《影视艺术概论》、《影视美学》等)、从理论(比如《影视传播导论》、《影视文化概论》、《广告传播概论》)到实务(比如《广播电视实务》、《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等),涉及的课程较为全面,构架则较为严谨。所设课程尽管较多,却都不出广播影视之大范畴,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这套丛书在选题上的集中性、在特色上的鲜明性。
内容简介

  《电视编导艺术》首次对电视艺术的发展与传播、电视艺术视听艺术语言的创构、电视场面调度与镜头运用、电视编导的艺术思维与媒介素养及电视新闻、电视教育类、电视生活服务类、电视法制类、电视谈话类、电视广告、电视剧以及电视纪录片等类型节目的编导策略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书既立足于电视编导理论体系的阐述,又结合丰富的电视节目制作实例进行分析,融学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与运用技巧;并重点对多种类型电视节目的编导与创作进行了详尽论述。
  《电视编导艺术》可为电视编导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同时可作为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新闻传播、导演创作等诸多专业本科或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

目  录
第一章 电视艺术的发展与传播
第一节 电视艺术的界定与审美特征
第二节 我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分众化时代对电视媒体的影响
第四节 分众时代电视媒体的传播策略
第二章 电视视听艺术语言创构
第一节 色彩的造型与应用
第二节 构图的元素与形式
第三节 景别的处理与表现
第四节 用光的特点与技巧
第五节 字幕的创意与摄制
第六节 声音的要素与构思
第七节 节 奏的形态与创造
第三章 电视场面调度与镜头运用
书摘插画
插图

 电视编导艺术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