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平常心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200000
  • 印刷时间:2014年04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11068647
作者:星云大师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编辑推荐

  ★ 星云大师、圣严法师、学诚法师、觉光法师、惟觉法师、如瑞法师、戒忍法师、明海法师、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当今佛学界九大宗师首次群贤毕集,为你开示人生智慧。
  ★ 世事无常,怎样才是*好的活法?打开此书,大师教诲灿若繁星,为你点破尘世中的迷茫与困惑,是极为难得的心灵之旅。
  ★ 人生就是放下,心安即是幸福。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为善不执,老死不惧,逆境不烦,吃亏不计。学会平常心,时时有福报,处处得善果。
  ★ 佛法即活法。大师所言,既不是高深难懂的佛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说教,而是针对俗世人生的各种迷惘、烦恼和痛苦进行点拨,让读者进行自我调节、活在当下,收获平安、喜乐和幸福的人生。


 
内容简介

  这是星云、圣严、学诚等当今佛学界的九大宗师首次群贤毕集,为你开示人生智慧的精华合集。打开此书,大师教诲灿若繁星,是极为难得的心灵之旅。
  大师所言,既不是高深难懂的佛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说教,而是针对俗世人生的各种迷惘、烦恼和痛苦进行点拨,让读者进行自我调节、活在当下,收获平安、喜乐和幸福的人生。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国际著名佛学大师,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圣严法师,佛学大师,主张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以教育完成关怀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目的。
  学诚法师,23岁被推举为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方丈。现同时亦是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
  ……
  本书九位作者星云大师、圣严法师、学诚法师、觉光法师、惟觉法师、如瑞法师、戒忍法师、明海法师、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均为当代高僧,是当今佛学界九大宗师首次汇聚一堂。


目  录
觉光法师: 放下就是一种成功
星云大师: 真正的发奋是活在当下
惟觉法师: 让心安住在当下
圣严法师: 为芸芸众生点亮心灯
如瑞法师: 珍惜今天,你才会有明天
戒忍法师: 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学诚法师: 青山无处不道场
明海法师: 在生活中观自在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舍利己心,取利他心
前  言
  为你点破尘世中的迷茫与困惑
  据媒体报道,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来访的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作为宗教代表,也包括在连战的访问团队当中。习近平在与星云见面时特别表示:“大师送我的书,我全都读完了。”星云还透露,习近平也是他的“书迷”,曾读过他的新作。
  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大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已达开花结果的全盛期,成为中国信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一千多年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许多帝王将相和文人名士也都信奉佛教,从而使佛教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而佛教文化则与儒、道等文化融汇激荡,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近百年来,历经军阀混战、日本侵华、国共内战,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几经波折,但一代又一代的高僧依然坚韧不拔,筚路蓝缕,接薪传灯,坚信佛家教诲能够为大众带来福祉,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在他们的艰辛努力下,佛教已在中国两岸四地走上复兴之路,越来越多的人们也重新认识了佛教,认识到了佛学对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媒体评论
  据媒体报道,2014年2月18日,习*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来访的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作为宗教代表,也包括在连战的访问团队当中。习*在与星云见面时特别表示:“大师送我的书,我全都读完了。”星云还透露,习*也是他的“书迷”,曾读过他的新作。
  在人世间,苦是人的一种真实的、现实的情况,比方说社会上有刀兵水火之苦,家庭里有爱恨情仇之苦,身体上有生老病死之苦,内心中有贪嗔愚痴之苦,所以大自然界也给予我们一些痛苦。当然,佛教不是以苦为目标,苦是一种情况,主要的是能够降服苦,能够以终苦为乐,所以佛教有很多终苦为乐的梵文。所谓乐,就是能自在、安心、平安、获得欢喜、获得逍遥,觉得人生和世界都很有意义。
  ——星云大师
  今世今日,我们做人都觉得很苦,生苦、老苦、病苦、思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这三苦八苦,用一句话概括是无量诸苦,这些苦是从哪里来的?都是我们自己找来的。自寻烦恼自己断,我有了烦恼叫别人帮忙是不可能的,主要还是看自己放不放得下,放下就是一种成功。
  ——觉光法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星云大师:真正的发奋是活在当下
  星云大师,1927年出生于江苏江都,21岁时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授记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国际著名佛学大师,中国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1967年创建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创办9所美术馆,26所图书馆、出版社,20所书局,50余所中华学校、16所佛教丛林学院;著作等身,有《宽心》《舍得》《包容的智慧》《百年佛缘》等110余种佛学著述。
  真正的发奋是活在当下
  倡导“人间佛教”,赴台弘扬佛法
  如何去降服痛苦,获得欢乐,这是每一个世人都想追求的。当年佛陀释迦牟尼创始佛教,也是抱着这样的目的。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是一个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王子,但是他却有感于现实和人世的无常,并不想继承王位,反而对探讨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摆脱痛苦、获得解脱的途径和方法热衷不已。为此他抛弃了宫廷的舒适生活,一个人来到森林中,走上了出家修行之路。后来几经周折,他终于大彻大悟,解脱成佛,并创立了原始佛教。
  王鲁湘:佛祖当年也是因为考虑到人生的四苦,才发愿要普救众生,然后出家创立了佛教。在您看来,佛教的根本宗旨是什么?作为一种宗教、一种学术,或者一种智慧来说,佛教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佛的主要目标是四教立心,对人进行教化,所以我想整个佛教的宗旨是为了让出家人离苦得乐。
  王鲁湘:佛教理解的苦与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星云大师:在人世间,苦是人的一种真实的、现实的情况,比方说社会上有刀兵水火之苦,家庭里有爱恨情仇之苦,身体上有生老病死之苦,内心中有贪嗔愚痴之苦,所以大自然界也给予我们一些痛苦。当然,佛教不是以苦为目标,苦是一种情况,主要的是能够降服苦,能够以终苦为乐,所以佛教有很多终苦为乐的梵文。所谓乐,就是能自在、安心、平安、获得欢喜、获得逍遥,觉得人生和世界都很有意义。
  王鲁湘:过去我接触过一些僧人,也接触过一些佛教信徒,他们好像是把更多的信佛的精力放在生命结束以后,也就是关注死后的世界和这种轮回,反而把当下人生的种种事情放弃掉了。我读过太虚大师等高僧的一些著作,他们对中国佛教的这种状态,特别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信徒格外关注死后的世界这样一种状态,似乎不太满意。

 平常心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