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的背后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物合集 > 光环的背后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8049575
作者:杜仲华 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编辑推荐
  文章采取叙述、描写和对话的方式,记录了每位被访者的艺术观念、人生感悟、创作经历及幕后花絮等,探索了其笼罩在光环背后的丰富而复杂的心灵世界。作者多年来探索文学语言与新闻语言的相互借鉴、融合,追求真实、生动、简洁、流畅和具有现场感的文笔文风,并尽可能在有限的文字容量里凸显每个人的性格特征。 
内容简介
  《光环的背后:我与名人》全书分为:“我与作家学者”“我与‘国嘴’们”“我与影视剧导演”“我与影视明星们”“我与音乐家们”“我与笑星们”“我与画家们”七辑,采写对象多为中国文化艺术界领军人物和当红明星,如冯骥才、易中天、汪国真、冯小刚、陈凯歌、倪萍、赵忠祥、王刚、白岩松、张纪中、田沁鑫、姜昆、韩美林、郎朗、蒋大为、关牧村、谭晶、郑绪岚、刘晓庆、范冰冰、姚晨、韩雪、陈数等。
作者简介
  杜仲华,今晚传媒集团今晚报高级记者,“老杜名人工作室”专栏作者。从事新闻工作二十五年,采访作家、画家、学者、影视导演、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歌星、笑星等数百人,发表相关文章百余万言,著有《明星大聚焦》《驿动的音画》《名人,开门》《焦点大冯》等书。

 

目  录
第一辑  我与作家、学者
  冯骥才:电脑不会把图书送入历史
  杨振宁、莫言: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对话易中天:光环下的困惑与无奈
  严歌苓:一个女性美的歌者
  对话汪国真:生命是自己的画板
第二辑  我与“国嘴”们
  对话倪萍:画画的日子最快乐
  对话赵忠祥:娱乐精神是不分年龄的
  我与王刚:演反派只为“打鬼”,现实中本分做人
  对话白岩松:“圆梦”,不能脱离时代
第三辑  我与影视剧导演
  我与谢晋:《启明星》在夜空闪烁
  我与陈凯歌:最大的电影市场在中国
  我与冯小刚:面包车里的《编辑部的故事》
  李安:制造视觉奇观的高手
  成龙:成功缘于“超人”勇气
  周星驰:“喜剧之王”的草根色彩
  我与张纪中:“大胡子”是怎样由黑变白的
  我与郭宝昌:《大宅门》剧组来津记趣
  对话尚敬:正能量与嬉戏搞笑的杂糅
  对话宁财神:《龙门镖局》是为微博时代打造的
  对话田沁鑫:我骨子里是个戏迷
第四辑  我与影视明星们
  我与刘晓庆:女人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对话范冰冰:演员是一群“精神分裂者”
  对话姚晨:我随性又追求完美
  对话秦海璐:智慧能让一切变得美好
  对话韩雪:为艺术才能突破底线
  对话张歆艺:我喜欢不假修饰的美
  我与陈数:陈数、赵赵胤胤的文化意境
  邬君梅:这个“辣妈”是奇葩
第五辑  我与音乐家们
  对话郎国任:郎朗是怎样炼成的
  对话郎朗:用神奇十指征服世界
  对话蒋大为:音乐也要接“地气”
  我与关牧村:让爱的阳光普照家庭
  对话郑绪岚:生命为音乐而燃烧
  对话谭晶:让中国声音从“鸟巢”飞向世界
第六辑  我与笑星们
  马三立:一别十余载,仍在“逗你玩”
  赵本山:重回春晚为哪般
  姜昆:最大享受是精神
  我与牛群:不甘寂寞一“疯牛”
第七辑  我与画家们
  韩美林:“天上掉下的林妹妹”
  对话何家英:少女在他笔下生辉
  程亚杰:一个艺术朝圣者的传奇
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从科学与文学的关系谈到文学创作,杨振宁饶有兴趣地问莫言:你说从小喜欢讲故事,但能讲故事的人未必能成文学家,这里有两关需要过,一是过文字关,二是选择故事。
  对这个轻车熟路的问题,莫言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我小时候是个爱听故事的小孩,听过之后再向别人转述,在转述过程中会添油加醋,相当于一种口头创作;然后让故事变成书,还得会写字。我幸运地读了五年小学,学了五百个汉字。有人分析,赵树理的小说中,常用的汉字也就五百个。小学五年级我因为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了,在家没书看待着无聊,家里有一本《新华字典》,我背了一些生僻的字,我小说里那些华丽的字都是背下来的。后来出来一个谣传,说我是天才,一本《新华字典》可以倒背如流,其实没这回事儿,我一页也背不下来……”关于第二道关,莫言说他有一个思想转变过程:“对一个作家来说,选择故事非常重要。我早期的写作是挖空心思找故事,后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由‘我找故事’变成‘故事找我’。
  我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我所认识的人、经历的事,我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慢慢变成我写作的对象。我的长篇小说《蛙》中的姑姑,就是以我的堂姑为模特儿,又把很多妇科医生加上我的想象构思完成的。”在现场提问环节,当一位大学生请莫言谈谈获得诺贝尔奖后,他的家乡高密成了旅游胜地,游客们摸他家的砖墙、拔他地里的萝卜,想沾沾他的“仙气”,对此他怎么看时,莫言十分淡定地表示:“这很正常,我完全理解。因为中国还有一种造神的传统,得了诺贝尔,就成了天才、文曲星之类,我觉得很荒诞。不错,每个人都想成名,这是人的一种正常欲望;但如何成名却很有讲究,如果你是因为才华和勤奋出名,是应当支持和鼓励的。”当被问及获奖前后心态有何变化时,莫言答道:“没太大变化。作家的名声是建立在自己的作品之上的,最高荣誉是读者的口碑。如果你的作品不仅当下的读者满意,将来的读者也满意;不仅本国读者满意,翻译出去外国读者也满意,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了。”让思想和智慧的火花滋养心灵关于此次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走上央视荧屏,进行“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多数观众和媒体给予了好评和正面报道,但也有人觉得“对话”并无太多新意,有失大师水准。依我看,其实是因时间所限,两位大师未能充分展开话题,对期待值很高的观众而言不够“过瘾”。
  客观来说,91岁高龄的杨振宁还有如此活跃的思维、敏锐的反应和清晰的表达,已是人中之杰,令人惊叹;而相对年轻的莫言是位农民的儿子,从外形到讲话都保持着诚实质朴的本色,二人都是实干家而非演说家,不能用演说家的标准和“范儿”要求他们,但两位大师“对话”本身,便可给人一些思考和启示。
  其一,杨振宁和莫言,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文学家,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同时出现在一个讲台上,进行“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本身就意义不凡。因为我们的媒体很少做这种高端的跨界的讨论,尤其很少涉及健康、美容和养生之外的自然科学话题,这几乎成了我们的一个软肋和盲点。记得上中学时不大喜欢数理化,却对一本十分流行的外国科普读物《趣味物理学》爱不释手,同学之间相互传阅,说明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科普教育更能让青少年接受和喜爱。

 光环的背后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