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眼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成都之眼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231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4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415619
作者:鲁赫 著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编辑推荐
从《狼图腾》到《藏獒》,从《藏地密码》到《成都之眼》,*好看的四川神秘文化探险小说,首印20万册,全国持续火爆热销!
1933年8月25日,四川大地震,叠溪羌城从地图上消失……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一支神秘探险队登上旅程……
当当、卓越首推,新浪、搜狐、腾讯、MSN力荐! 
内容简介
关于四川,这是一个你从没听说却又真实发生的故事。
在成都平原这块土地上,三星堆文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其神秘地湮灭之后,考古学家认为,除了金沙遗址,三星堆人还存在着神秘的第三支,这个神秘的“第三支人”建立了一个远超出古蜀文明的新文明。
揭开这个古蜀文明的秘密,与一个名叫叠溪的古镇有关。而线索则来自一支叫作“成都之眼”的玉片。
在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以前,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四川也曾发生过一起罕见的大地震。川西北叠溪羌城古镇,被一场7.5级的强烈地震彻底地从地图上抹掉了。而叠溪羌城古称蚕陵,在史籍和传说中,它是古蜀先王蚕丛的生死故地。
70多年后,一名技巧高深的催眠师,一个羌族祭司的孙辈,一个盗墓贼的后人,一个不知来历、穿着古怪服饰的羌族人,一个亲历三星堆首次挖掘的传教士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英国人——
还有我,一个被人认为是“第三支人”后裔的普通青年——
媒体评论
终于看到了代表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小说!《成都之眼》横跨四川乃至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地震贯穿的天象和谶语,羌族古老的史诗和预言,在这样的宏大叙事背景下,作者写出了无与伦比的细节、一波三折的情节,这是一部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1.1933年8月25日这一天
从前,成都城要比现在小。也许小一倍,也许更多。在仅存于世的几位老成都曾经亲眼所见的历史中,这座城市被高大壮观的古代城墙包围着。进城的人和出城的人,要经过的是四道分别以东南西北命名的城门。即使是今天的成都人,即使并没有那样一道门存在,他们也仍然习惯性地将城西叫做西门,将城东称为东门。
这天清早,云层里的阳光透过还未散去的雾气,照射着成都西门的城墙。还看不出来天气将会有多么炎热,但是很闷,一丝凉风也没有。城墙下,人群以缓慢的速度移动着。这条交通要道上来往的,经常是赶着车的商贩和到外地寻找机会养家糊口的穷人,而现在,连在成都生活了半辈子的城里人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了。他们背着包裹,携家带口,往城外的方向走去。商人们似乎明白这些与众不同的人为什么和自己走在同一条路上,因为他们也都听说了,或者是从报纸上看到了这样的消息:年初日本人就攻陷了山海关,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伪满洲国”那一片土地了,攻下山海关后一路打到秦皇岛,又进攻热河,热河国民政府主席不战而逃,导致承德失陷;曾轰炸了东北三省的日军飞机和大炮,也对滦东各县进行了滥肆轰炸,4月份发起了对长城各口的总进攻,不久后就占领了北戴河、昌黎;听说北平已经全城戒严了;国民政府根本看不出什么抗日的诚意,倒是一直忙于剿灭“共匪”;塘沽协议居然允许日本人用飞机或其他方法视察冀东;看来北边是保不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日本人就打到家门口来,听说很快就要轰炸整个西南;很多人比我们还早,就从西门出城了,那儿有个防空地道可以躲避;川内一些县城、乡镇已经干旱了四十多天,许多人准备在十天以后的庙会上求雨。
在这个出城的队伍里,有三个身穿布衣马褂,只顾低头赶路的年轻人。他们看起来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有人会误认为他们是三兄弟,因为他们走路的姿势很像(手脚似乎有些僵硬),身材相近(和同龄的其他年轻人比起来,未免瘦了点,也矮了点),一样的沉默寡言。他们身上的衣服有些脏,但一看便知还是新的。如果有人和他们搭腔,他们只是摇头或者点头,然后加快脚步走开。他们不像那些出城避难的人带着杂七杂八的物品和笨重的包裹,只是一人身上背着一个布包。布包的样式和大小也是一样的。他们当中的两个人常常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另一个。他们的脚步匆忙,仿佛有什么要事。
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已经看不见他们了。
在西郊一个人迹罕至的小道上,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轿车的式样正是政府要员和有钱人在大街上按着喇叭招摇过市,气势汹汹的那一种。现在它很安静,停在泥土路上半人高的杂草中,旁边还站着一个不断掏出怀表看时间的人。他也看了看太阳,就好像手里这个最先进的、机械的小玩意儿,还不如天上那个他看了多年的火球准确似的。不管怎么说,他要等的人应该快到了。
书摘插画
插图

 成都之眼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