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412
  • 字 数:332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0471813
作者:徐建平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编辑推荐
清末宪政改革是中国政治向近代转型的一场重要政治实践活动,是中国由传统君主专制政治向近代民主政治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开始。民主宪政建设离不开固有的文化传统,从源头上厘清我国宪政发展的轨迹,对于当代宪政建设将会有相当的助益。本文在挖掘大量新史料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理论,具体剖析直隶这一特定区域内社会各阶层,为建立立宪政体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政制活动,并通过考察直隶地方政府在近代宪政改革中的制度建设,探讨社会各种势力在宪政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而阐释地方宪政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在系统收集有关史料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社会背景和直隶行政体制改革、司法改革、地方自治与政治参与、顺直谘议局的议政实践与社会改革等宪政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社会各种势力在宪政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揭示了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特点和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徐建平,女,1965年生,河北灵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世界宗教研究》、《史学月刊》、《历史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满族研究》、《北方论丛》、《历史教学》、《河北师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三 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研究
四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二章 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的直隶地方社会
一 新经济关系的萌发
二 思想文化的丕变
第二节 直隶舆论界的政治表达
一 直隶民办报纸与宪政宣传
二 直隶地方官报与宪政宣传
第三节 直隶社会各界的立宪活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章 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社会背景
晚清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富国强兵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通过兴办洋务使国家富强。但是,甲午战争使他们的梦想破灭,“中体西用”观念受到质疑和挑战,他们认识到,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输入已经不能单纯停留在技术和器物层面,进行文化和政治变革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种形势下,直隶各界加强了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他们通过著书立说、创办报纸等形式,不断冲击封建政治和文化,改变国民心态。同时,直隶地方政府通过创办地方官报,介绍新知、宣传宪政思想,表达对政治改革的积极态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直隶在行政机构改革、司法制度改革和地方自治活动中,形成了“官府主导”的特点。而直隶绅民的积极参与,又为直隶宪政改革中形成“官民互动”的局面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的直隶地方社会
  鸦片战争使中国传统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受到了巨大冲击,清朝的统治也随着外族入侵和国内人民的反抗而日益衰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成为诱发社会变革的动因之一。
 ……

 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