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长寿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养生 > 中老年养生 > 瀛洲长寿之道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8102767
作者:《瀛洲长寿之道》编委会 编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编辑推荐

     《瀛洲长寿之道》是一本有着特殊价值的书。 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下,上海三大主流报纸《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的近20名长期从事教科文卫领域采访工作的资深记者,历时一个多月,蹲点崇明,对岛上100位百岁及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实地展开面对面的采访调查。记者们观察长寿老人们的衣食住行,触摸他们的喜怒哀乐,访谈他们的亲朋好友,总结他们的养生经验,回溯他们的人生阅历,力求以新闻记者客观、真实的视角,科学、严谨但又生动、传神地挖掘出并讲述好崇明百岁寿星的长寿之道,给大家以启发和借鉴。本书由《瀛洲长寿之道》编委会编。

 
内容简介

     崇明成为全国第15个“中国长寿之乡”,更是全国第一个“长寿之岛 ”,这是崇明之喜、上海之荣。
     上海新闻界十余位资深记者深入崇明岛,挑选岛上100位具有深刻长寿体验的百岁及以上的寿星,展开调查采访,观察他们的衣食住行,触摸他们的喜怒哀乐,试图探究崇明岛人长寿的奥秘。《瀛洲长寿之道》从崇明岛的自然环境(水质、物产等)、社会环境(养老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尊老助老的社会氛围等)、家庭环境(子女的孝顺和关爱、亲朋好友的往来等),以及老人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灵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详细分析,慎下结论,努力为我们迈向健康长寿的新境界提供有益的启示。
     《瀛洲长寿之道》通过对众多日常生活画面的记录,归纳寿星们在养身、养心、养情、养性、养趣、养颜等方面的实践,揭示了他们各自平凡而独到的长寿奥秘。本书由《瀛洲长寿之道》编委会编。
    

目  录
序正直善良 好人一生——访百岁老人沈学英恬淡人生——访百岁老人徐润华达观人长寿——访百岁老人顾端珍粗茶淡饭总相宜——访百岁老人施旺梅她不知道药是什么滋味——访百岁老人徐秀桃路自己走 饭自己吃——记百岁老人秦三郎日饮半茶碗小酒的“老和尚”——记百岁老人茅小仁儿、媳侍奉得妥妥当当——访百岁老人管迷郎“爱管闲事”的百岁掌灯人——访百岁老人陆婉郎儿女是福——记百岁老人黄桂芝一生喜静的农家女——访百岁老人朱丹仁儿女孝顺 百岁有福——访百岁老人沙美娟相信医学 可得永年——访百岁老人耿雪郎待任何人都像对待子女般周到——访百岁老人蔡美芝自然而然——访百岁老人龚宝清勤快而朴素的一生——记百岁老人范秀明淡泊勤劳 宁静致远——访百岁老人姚小妹勤劳而正直的泥水匠——访百岁老人陆中导母女相依为命八十载——记百岁老人杨银先还要去更多地方看看——访百岁老人黄先郎80岁上房修瓦的“女强人”——访百岁老人汪惠芬童心不泯的百龄“幼师”——记百岁老人茅秀英心宽是福——访百岁老人龚玩郎敬老院里的“老小孩”——访百岁老人姚婉林和睦家庭人长寿——访百岁老人施友才长寿人家 活出百岁老翁——记百岁老人杨文惠心里不想太多事情——访百岁老人黄真良思念着咖啡香的老寿星——访百岁老人陆美芝咱们村里的“季百岁”——记百岁老人季林郎吃素的老寿星——记百岁老人黄云郎好身板受用终身——访百岁老人陈道士巧手女裁缝 织出一家子的幸福——记百岁老人龚藕林心里惦记着儿孙——记百岁老人盛银芝历经沧海桑田 得享人生美福——访百岁老人吴珍宝二两花雕和三十年安眠药——访百岁老人叶凤郎安逸晚年——访百岁老人顾采郎有情自甘甜——访百岁老人陈灿凤回忆是永远抹不去的珍藏——记百岁老人陈彩英敬老院里的“特护老人”——记百岁老人陈志明长寿秘诀:3+1——访百岁老人林梅郎崭新而甜蜜的养老院生活——记百岁老人徐泮郎爱睡觉的老寿星——记百岁老人施爱芬爱吃肉的长牌高手——记百岁老人宋翠仙无牵无挂一身轻——访百岁老人陆凤林五代同堂 子孙过百——访百岁老人蔡贰郎当年“孤儿寡母” 而今五代同堂——记百岁老人陆桂明每天都要哈哈大笑——访百岁老人沈福兰抱一颗童心过百年——访百岁老人施大郎百岁“刘三姐”——访百岁老人李秀珍接生婆的好福气——记百岁老人王末郎《相约星期六》最老的拥趸——记百岁老人石锡兰母亲啊!你用柔弱身躯撑起这个家——记百岁老人陈雷妹长寿密钥:知足常乐——访百岁老人蔡文英吃水果和保健品吃出来的老寿星——记百岁老人施祖英“我可以活到10岁!”——记百岁老人陈凤先团结村有台“老电脑”——访百岁老人赵和清也许她还记得——记百岁老人胡银先腰板笔挺的百岁老翁——记百岁老人郁水其三餐不离酒,力气大如牛——访百岁老人张春先携手看尽80多年的潮起潮落——记百岁老人徐洪章熟背英文字母表——记百岁老人张雅新大小环境都“清爽”——访百岁老人陈锡明手表不离身 生活有规律——记百岁老人吴玉琴人到夕阳犹自挂天际——记百岁老人陆宝庄有个比女儿还亲的儿媳,是咱家福分——访百岁老人肖承家漫漫不眠夜——记百岁老人朱灿苟喝醋水和温水泡脚——记百岁老人汤贵郎他从来不发火——访百岁老人张维巢有话不闷心里——访百岁老人杨明郎105岁还能穿针引线——记百岁老人张彩林一如名字般娴静的老太——记百岁老人姚安静勇于闯荡的百岁老人——访百岁老人张凤仙看着太阳安排作息——访百岁老人姜纪英大嗓门的寿星——访百岁老人黄翠郎93岁种柿子树 已经吃了七年——记百岁老人黄小妹携手走过80载——访百岁夫妻沈光远、黄松雪一生以教堂为家——访百岁老人李雅德家睦人和 神清气爽——记百岁老人陆零芬井水不犯酒水——访百岁老人高菊郎百岁姑嫂 苦尽甘来——访百岁老人袁翠郎、唐大郎高寿不忘体面生活——访百岁老人石梅青她有一颗顽童般的心——记百岁老人邱凤娣闲不住的寿星公——访百岁老人黄洪福80多岁爱上喝酸奶——记百岁老人赵志龙心善为寿——访百岁老人袁灿芬最爱是菜园——记百岁老人董凤郎小村庄里的“阿庆嫂”——记百岁老人赵凤林不改对生活的感激——访百岁老人汤先郎日行数百米 割草喂山羊——记百岁老人黄米郎一辈子没进过医院——记百岁老人陈偶郎爱零食 更爱劳作——访百岁老人黄玉林90岁时还下地干活——记百岁老人黄秀清就爱崇明岛上的那抹绿——访百岁老人范三郎“独眼”穿针引线——记百岁老人蔡林青死而复生 生命不息——记百岁老人李桂英“和”字出长寿——访百岁老人沈丽英家人常伴身边生命弥久绵长——记百岁老人陈林郎直面坎坷 笑对人生——记百岁老人朱彩林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906年4月,顾端珍出生在崇明一户贫苦农家。而到了2010年9月,当这位老人依然精神矍铄地端坐在笔者面前,不禁让人感叹,对有的人来说,时钟似乎真的会放慢脚步。
105岁的顾老太太,如今是崇明百岁老人中第二高寿的。她耳朵不太好,腿脚也几乎无法行走,但除此之外,面色、眼神、头脑都尚佳,也没有任何其他器质性疾病。
“前一阵,来做体检的乡卫生院医生说,我母亲的心脏很好,就像40岁一样。”79岁的张公才笑着说,“能在快80岁的时候还享受到母爱,我也觉得很幸福。”同享此般天伦之乐的,还有张公才的两位弟弟。最小的儿子、71岁的张公展住得离母亲所在的协隆村最近,母亲希望能经常见到儿子,而张公展和媳妇也基本上每天都会来拜望。看得出来,在这个家庭,婆媳关系非常之好,老太太耳背,要给她传个话,基本上都是媳妇俯身在她耳边高声说。她告诉笔者,老太太平时很想听他们说说村里村外的动向。如果套用一句时髦话来形容,应该是“不甘寂寞”吧。
根据家人们的介绍,顾端珍的长寿,也许正源于她一生辛劳、难得享福的命运。在当时,这算是一种“苦”,但事后来看,这种苦却为她锻造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宠辱不惊的心境。
事实上,顾端珍一生一共生养了11个子女,养大的有6个,而成年的是4个。在张公才之前,还有一位姐姐,不过在几年前已经去世。
“母亲年轻时,纺纱、织布、下地干农活,样样都做。而为照顾不断出世的幼儿幼女,有时候在农田里,她背上背一个,腰里捆一个,旁边还要牵一个。一天农活忙下来,还要做家务,经常是晚上十一二点才睡,天不亮就要起床。”张公才说。长年的辛劳,母亲似乎也不以为意。她身板硬朗,过去那种沉沉的木制水桶,装满水,她照样一手一个——辛劳的另一面,大概就是一种锻炼吧。
张公才记得,小时候,家里因为“嘴多粮少”,母亲经常不舍得吃,而把粮食省下来给一干子女和丈夫。后来,即使条件有所改善,她一般也就吃个七八分饱,而且长期以素食为主,不爱荤菜,很偶然的机会才会吃一点鱼——这种“被迫”的少食、清淡的饮食结构,应该对她的长寿有所帮助吧。
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爱吃的,张公才说,冬天时,母亲经常喝一些山芋粥。
长期生活在农村、以务农为生的顾端珍,在中年也曾遭遇政治风暴的冲击。顾端珍的丈夫是教师,192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师范学校学习的他在校长的引荐和介绍下,加人了国民党。如今,张公才依然强调,父亲是“进步的国民党”。但在1958年的政治运动中,父亲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有人闯人父母的老宅,挖开地面,希望能找到一些“证据”。“当时真的是掘地三尺。”张公才说。受此影响,父母亲一度流落街头,住在路边。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似乎并不为所动,不仅自己心里不以为意,同时还想方设法宽慰丈夫。

 瀛洲长寿之道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