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中国-历史中的相遇(顾彬讲述中国、德国的文化历史情缘,介绍西方汉学研究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交流 > 德国与中国-历史中的相遇(顾彬讲述中国、德国的文化历史情缘,介绍西方汉学研究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4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9559282
  • 丛书名:听顾彬讲汉学
作者:[德]顾彬 著 李雪涛 张欣 编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编辑推荐
本书是“听顾彬讲汉学”系列丛书的**辑第二种。承接**辑**种《汉学研究新视野》的形式及主题,本书采用的资料均源自*近出版的英、德文著作,材料新颖,观点独特,体现了西方汉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同时配有大量相关的人物、图书和景物照片,附有人物、机构的介绍,以及人名索引及相关书目的出处,可以说是从哲学、文化角度思考与研究中德关系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
除介绍汉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外,本书也谈到德语世界对中国认识的进程,以及在这段历史过程中西方国家内部的复杂关系、政治摩擦,可以说全面展示了中西交流的历史图景。加上作者不失幽默的叙述,无论是专业读者还是对世界文化历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都可以轻松进入。
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阅读本书更可以拓展人们对东西文化交汇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内容简介
本书为“听顾彬讲汉学”第一辑第二种,内容为顾彬教授2011年秋季学期的演讲集。在书中,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依托详实的外文资料,构建起全新的中德关系研究框架:从东西方概念的界定,延伸至德语世界对中国认识的进程,由历史个案升华到哲学层面,阐发对东方主义与汉学的理解,提出要与中国一起进行哲学思考的结论。本书所采用的资料均源自最近出版的英、德文著作,材料新颖,观点独特,体现学术前沿动态;内容旁征博引,分析入木三分,语言严谨不失幽默,为从哲学、文化角度思考与研究中德关系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顾彬(Kubin) 1945年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世界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协会成员。以德文、英文、中文出版专著、译著和编著达50多部,主要作品和译著有《中国诗歌史》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 《鲁迅选集》6卷本,等等。
李雪涛 1965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全球史、德国哲学、中国佛教史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编著、译著多种,并主持翻译了顾彬教授主编的10卷本《中国文学史》。
张欣 1985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博士。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德跨文化交际、比较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译作2部。2013年5—10月访学于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获德国天主教外国学人交流中心(KAAD)奖学金及2013年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目  录
开场白
东方与西方
巴伐利亚与中国
莱布尼茨与中国
歌德与中国
郭实腊与中国
汉堡与中国
中国的image
布莱希特与中国
东方主义与汉学
格林童话与中国
与中国一起进行哲学思考
编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七 汉堡与中国
1731年第一次有带着中国商品的船只直接抵达汉堡,那1731年之前汉堡人无法品尝来自中国的茶叶吗?也可以,但他们需要去瑞典、丹麦或荷兰购买,再转往汉堡。这艘“阿波罗号”船是从汉堡出发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汉堡有德国、也可能是欧洲最大的码头,这是一个古老的、拥有浓重19世纪味道的城市。可惜“阿波罗号”船并不是从汉堡,而是从奥斯滕德(荷兰文:Oostende,法文:Ostende,英文:Ostend,系位于比利时西佛兰德省的一座小城市)出发的。因为奥斯滕德当时属于荷兰,并且在属于奥地利的那部分荷兰里,所以奥斯滕德属于奥地利,18世纪初的奥地利是欧洲强国。1730年“阿波罗号”离港出发,花费半年时间到达中国,这对当时的航海技术来讲已经是相当快的了,因为之前的耶稣会士坐船从欧洲到中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至于“阿波罗号”航行这么快的原因我今天也无法回答。这艘“阿波罗号”船去中国时装运了28门大炮和107个人,到中国后受到了广东沿海老百姓的欢迎,因为老百姓可以向外国人买到“鸟枪”。德国20世纪50年代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鸟枪”,只能用来杀鸟而不是杀人的,由于德国禁止杀鸟吃鸟,到现在这些“鸟枪”恐怕很难找到了。因为和外国人做买卖,当地老百姓也能赚到很多钱。但皇帝怕外国人来,虽然船上的人不多、武器也不多,虽然外国人只想做买卖、不想打仗,但朝廷派遣到当地的官员感觉到,外国人能代表一种“新的精神”,这种精神会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变化。这艘“阿波罗号”船到中国后,当地人会知道,除了中国外还有一个所谓“欧洲”的存在。依据19世纪的描写,中国人认为欧洲是小国——但实际上欧洲和中国差不多大——欧洲不同的小国说不同的语言,并认为欧洲人依赖到中国做生意才能活下去。我说过,当时外国人到中国以后,不能随便走走看看,必须有个固定的地方住下来。我想给大家看看,这本书中有很多不错的图片。比如这幅图,外国人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住,并放置买好的商品,一般来说,除了船长外其他人是不能随便离开居住地即广州的。有一个加拿大籍的华裔汉学家夏瑞春(Adrian Hsia,1938—2010),他来自中国大陆,是德国培养的人才。他写了很多文章和著作,都想说明外国人怎样歪曲中国的历史等等,想说明外国人是故意弄成对中国的错误理解的。相关的内容,我下一讲还要专门讲到。但是你想,在19世纪之前,一个在广东的外国人不能随意离开住处,那么他对中国的了解怎么可能是全面的呢?故意的歪曲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16—18世纪的欧洲文学家或哲学家关于“中国的形象”从今天来看十分奇怪,但我们不一定要批判他们,而应宽容一些,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真正地了解所谓的“中国形象”。

 德国与中国-历史中的相遇(顾彬讲述中国、德国的文化历史情缘,介绍西方汉学研究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