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苏慧廉:传教士和近代中国(荣获“2013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朱学勤、马勇、熊培云联袂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宗教人物 > 寻找.苏慧廉:传教士和近代中国(荣获“2013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朱学勤、马勇、熊培云联袂推荐)

  • 版 次:5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3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3310871
作者:沈迦著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编辑推荐

  理雅各的学生,李提摩太的追随者,费正清的导师,胡适的挚友。
  被遗忘的大师,被忽略的业绩。他将《圣经》翻译成温州方言,将《论语》翻译成英文,他的译本是牛津大学*认可的经典翻译,至今已印了三十多版。他建立了浙南地区*早的西医院,温州**所高等教育学校。一战期间,他负责英国青年会华工事务,获民国政府授予的文虎勋章和双龙宝星勋章。他受聘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翻译《妙法莲华经》,编纂《中英佛学辞典》。他还是英国庚子赔款退还中国的有力推手。
  一段中国晚清史,一位羁旅华夏三十年的英国人,他的行程,始于于温州里巷,止于牛津中国学研究所。欧洲*著名的汉学家,跨文化交流的先驱。百年之后,沈迦跨海追寻,开启这段尘封的历史。

 

《更多同类畅销优秀作品推荐》点击进入

 
内容简介
  苏慧廉,英国人,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他的故事,却少有人知。在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这三个字与许多历史大事件、历史名人关联密切。
  二十岁出头的他,漂洋过海从英国来到中国,他的未婚妻也追随而来。他的孩子出生在这里,并由此开始了一生与中国的缘分。
  他在温州定居二十余载,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学习温州方言,编撰便于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向西方介绍中文典籍。
  由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才能,被聘为山西大学堂的总教习。随后受聘牛津,成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而苏慧廉之后的继任者,正是陈寅恪(因二战未成行)。苏慧廉的女儿,长大之回到中国,创办培华女校,这是林徽因的母校。他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英方代表,是让英国庚子赔款最终退还中国的有力推手。
  苏慧廉经历中国最动荡的时期,而他的历程,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理雅各、李提摩太、赫德、严复、王国维、蔡元培、吴佩孚、胡适、顾颉刚、费正清,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苏慧廉有着或近或远的联系。
作者简介

  沈迦,1969年出生于温州。浙江大学文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做过记者编辑,后创业经商。现为上海能近公益基金会理事。著有《普通人——甲乙堂收藏札记》《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等。

目  录
自序: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主要人物
小 引
第一章 陌生人 (1861-1890)
第一节 温州城里的陌生人
1861年 模糊的苏慧廉 呼召 偕我公会的中国版图
李华庆的生命与爱情
第二节 那时温州
小城图景 烟台条约 曹雅直独腿“开教”
第三节 苏慧廉来了
没有人期待他的到来 说温州话、做温州人 为温州话注音
街头与教堂
第四节 甲申教案
十月四日晚 历史三调 玛高温登场 孤屿江心 钦此
媒体评论

  关注沈迦、关注他追寻苏慧廉史迹,已有六七年,此书尚未成稿时,曾有幸披阅书中大部分内容以及历史照片。我曾邀请诸多学者来seminar讲演,但最为另类却也*专业精神的一次,则是那一次邀请他来讲演,不仅吸引了我和我学生,也吸引了史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人。我感慨传主苏慧廉那样重要的史迹几近湮没;也感佩百年后终于有中国人重走苏慧廉之路,直至远赴英伦,寻访他最后的墓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是史家门训,但像沈迦这样虽非史学出身,却为寻找百年前曾到他家乡传播火种的一位传教士,自费走遍世界,即使在我们这些以教授史学为生的人中,也已经非常罕见了。
  ——朱学勤


  中国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族群,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今天对利玛窦以来的传教士还缺少一个道歉,缺少一声感谢,缺少一句对不起。在这一长串传教士名单中,苏慧廉就是其中一个佼佼者,这部书忠实记载了苏慧廉极不平凡的生命轨迹,值得一读。
  ——马勇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没有人期待他的到来
  苏慧廉1883年年初来到温州时,曹雅直已在这座城市里艰难地生活了十五年。十五年过去了,但温州人对洋人的看法仍没有多大好转。
  曹雅直夫人的回忆录里说,她初到温州时,所到之处引来无数围观的人,因为她是温州人见到的第一个外国女子。好一段时间,她不敢轻易出门,必须出门时,也是坐着轿子前去。不过,轿夫们仍会被那些好奇的人拦住,要等到他们都看够了之后,才允放行。路熙的回忆录也说自己路上常受围观。她当时穿着裙撑,温州人不明白这后面翘起来的东西是什么?甚至还有人想掀起她的裙子,看下面是否什么也没有穿。
  尽管当时温州已开埠,但城里的西方人还是很少。据记载,苏慧廉抵达温州时,这座小城里连英国领事、法国海关专员在内,只有十二个外国人。
  在当地人眼里,这些碧眼赤须者是怪物。中国人那时很骄傲,自称天朝,是世界的中心。梁启超曾感叹,在甲午战争前后,堂堂的北京书铺竟找不到一张世界地图。或许,那时很多人认为,他们不需要世界地图。
  苏慧廉记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中国男孩在教会学校接受人种知识的测试,老师问他:
  “黑人是什么肤色?孩子。” 考官问。
  “黑色,先生。”
  “不错,那美国印第安人是什么肤色?”
  “紫铜色,先生。”
  “对极了,英国人呢?”
  “白色,先生。”
  “现在问你,中国人是什么肤色?孩子。”
  “人的颜色,先生。”孩子骄傲地回答。
  中国人眼中白人的肤色,可用的比喻是“白得像死人一样”。很不幸,苏慧廉就是这样的肤色。

 寻找.苏慧廉:传教士和近代中国(荣获“2013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朱学勤、马勇、熊培云联袂推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