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的〈地书〉之书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 > 徐冰的〈地书〉之书

  • 版 次:1
  • 页 数:168
  • 字 数:50000
  • 印刷时间:2013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9536658
作者:马修 伯利塞维兹 (Borysevicz,M.)  编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编辑推荐
  解读艺术家徐冰重磅作品《地书》的**文献
  有关《地书》的一切疑惑,在这里都可找到答案
  徐冰自述创作历程,诗人翟永明、评论家马修深度解析

 
内容简介
  2012年,著名艺术家徐冰发布了他新作《地书:从点到点》,《徐冰的〈地书〉之书》此书为评述与解释该作品的艺术评论集。
  《地书:从点到点》讲述的是生活在现代城市里的白领“黑先生”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故事。黑先生的一天和我们大多数人的日子一样,充满了忧虑、艰难、世俗和对梦想的追求。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本书是用艺术家经过若干年搜集整理出的一套“标识语言”写成的,除了阿拉伯数字,书中没有使用任何已有的文字和语言。但是读者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只要他是被卷入当代生活的人,就可以读懂这本书。
  《徐冰的〈地书〉之书》此书囊括了徐冰地书项目的所有内容,包括《地书:从点到点》的部分内容,徐冰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材料、一部动画电影、一个概念商店、原版版画、拼贴本、装置作品,以及可以把中文和英文翻译成标识语言的电脑软件。此书还包括艺术家马修、诗人翟永明等的评论文章,对于徐冰“地书”项目的意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作者简介
  马修 伯利塞维兹(Mathieu Borysevicz),作家、策展人、电影制作人以及艺术顾问,目前生活在上海和纽约。在坚持个人创作之外,马修为世界各地许多画廊和艺术展做过策划工作,还为纽约亚洲协会制作了有关张洹上海工作室的纪录片。自1994年起,马修开始了关于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写作,曾任《艺术论坛》上海地区编辑,他的写作也出现在《现代画家》、《美国艺术》、《艺术评论》、《亚太艺术》、《世界艺术》和《典藏国际版》等媒体,他的摄影图文集《学习杭州——在中国杭州对都市化的符号学分析》被《纽约时报》选为“2009年*建筑图书”之一。
目  录
选自《地书:从点到点》的内容
我们在读什么? 马修
关于《地书》 徐冰
在飞机洗手间里的一段思维 徐冰
跨文化转向:从字母到象形文字 海萨姆?那维尔
《地书》与人间“别”字 翟永明
《地书》的延展,展览及其他 马修
《地书》上海谈:徐冰对话棉棉
标识实验室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关于地书 徐冰

  我对标识传达功能的兴趣,最早是受到机场的指示系统和飞机上的安全说明书的启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 我有很多时间在机场和班机上度过。机场的指示系统和机上的安全说明书都是以“识图”为主;力求用最低限的文字说清楚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这些指示系统和说明书,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共识”读本,这点特别吸引我。2003年的一天,当我看到口香糖包装纸上的几个小图时(请将用过的胶状物扔在垃圾桶中), 我想: 只用这几个标识既然可以说一个简单的事情, 那么用众多标识一定可以讲一个长篇的故事出来。从那时起, 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标识,也开始研究数学、化学、制图等专门领域的符号。当今,数字网络技术迅速扩展, 各类数字产品中Icon语言大量出现, 使收集整理成了一项无止境的工作。但越是这样我越能感到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与此有关的思维越发活跃起来。
  我们视《地书》这套符号系统为一种“文字”系统, 是因为,它们不是被某个人编造或规定出来的。我们整理《地书》标识有一个原则:限制主观的发明和编造,只作收集、整理与格式化的工作。因为这些正在被使用的标识,本身已具备共识基础和文字性质。有生长力的文字系统大多是约定俗成,再经过整理形成的。一般来说,由人为设计的符号系统是主观的结果,它缺少自然形成的逻辑和被普遍认可的基础,不支持作为一种书写系统所必备的易掌握、具共性和可复制使用的性质(这也是卡通表述不能被视为文字表述的原因)。在《地书》这套表述系统中,所有的“字”都有其来源和出处。“语法”部分;包括回忆、想像、梦境、人称表示、情感表示,也包括形容词、语气词、介词、标点符号等,同样是来自于那些普遍使用过的“表示法”。
  人类最可信赖的沟通方式是视觉的,视觉有一种超文化的能力。因为是事实的直接呈现,其信息不象其它各类勾通体系那么容易被打折扣和变形。人类生理经验的共性,使基于事实经验而被抽象出的图形具有共识依据。比如说,电话听筒前加上表示发声的图形,能表达不同倾向的声音;几个从小到大的同心弧线,表示正常的发音;波文线表示舒缓的;折线表示刺耳的。这些都是视觉图形,却能有效指代某类声音。波文线的舒缓,是因为它与烟或水的移动有关;折线和电闪雷鸣的经验有关,所以是激烈的。人类的这些共同经验是超文化、超地域、超语言的。咖啡馆的标志,可以有上百种,我们的工作是把这些材料排列起来,对它们做心理和视觉习惯上的分析和比较;比较出哪些特征是共同的、一看即明的,再将这部分提取出来;最终要找到的是共识性的部分。这是对视觉特征分寸感把握的工作,核心是视觉传达的研究。

 徐冰的〈地书〉之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