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与美国文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中国禅与美国文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1197297
作者:钟玲 著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的是比较文学学门中的文化移植课题,所探讨之内容则属中国文化西渐的范畴,专注于研究中国禅如何移植到美国文学作品之中。首先,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美国,东亚的禅已经成为一种信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且广为传播及落地生根,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不少美国作家在其作品中采用大乘佛教思想、中国禅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典故,并且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禅修经验
本书的目的是试图解答以下几个问题:从历史的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中国禅如何传入美国文化界、文学界?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初的美国文学作品中,吸收了什么中国禅文学的养分?在这大规模的文化移植中,中国禅文学的英译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英译呈现了什么文化上的误读(misreading)现象?文化上的误读又导致哪些移植上的变种?更广泛地说,禅文化对美国文学产生了什么冲击?所谓禅文化还包括美国作,家阅读大乘佛经时在其中所吸收的思想,他们吸取的佛陀、菩萨、中国禅师之故事、中国禅画对他们有什么启发?还有美国作家们的禅修经验如何影响其作品等。
作者简介
钟玲,威斯康辛大学麦地生校区比较文学系博士。曾任教纽约州立大学艾伯尼校区、香港大学,曾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教授及文学院院长、国立高雄大学教务长。2003年起于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任讲座教授及文学院院长。小说家、诗人,获国家文艺奖。创作有《芬芳的海》、《
目  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禅西渐的文化背景与历史
第一节 中国禅传统及其东传日本、再传美国
第二节 禅着陆美国的时代、文化背景
第三节 传播的媒介及胡适、铃木大拙之论战
第四节 美国作家禅修的因缘
第二章 美国文学作品吸收的中国禅诗
第一节 中国禅文学传统
第二节 寒山与道元禅师
第三节 中国禅诗与美国诗歌
第四节 中国禅诗与美国小说、散文
第三章 中国禅诗之英译
第一节 禅诗英译本之选诗准则及读者群
第二节 有关僧人的友谊诗之英译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中国禅西渐的文化背景与历史
“禅”一字的源起概述如下:“禅”一字是梵文Dhydna的音译,最早的中文音译是“禅那”,后略为“禅”。Dhydna在中译的佛教经典中也有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静虑”等。其实“禅那”是古印度各教派普遍采用的打坐修行方式,类似《奥义书》中所讲的“瑜珈”(“Yoga”),瑜珈也是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其目的是体认“神我”。因此“禅那”是一种境界,一种过程,不等同于静坐,但与静坐有密切关系。而且不论大乘、小佛教的修行者都采用静坐法来制心一处。“禅那”又与大乘佛教经典中的六度之一有关,即六波罗蜜之一的禅定度,六度是指由生死轮回之此岸抵达涅槃寂静之彼岸的六种途径:即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及智慧度。中国佛教习惯把“禅”与“定”并称为“禅定”,认为通过“心注一境”可以有效地制约个人内心之干扰和外界之引诱,精神集中于被观察之对象,按规定的方式进行思考,以化解烦恼,去恶从善,由痴转智,由污染到清净。中国禅大致经由日本传去美国,故“禅”字的英译普遍采用的是日文发音的罗马字Zen,后来也有学者与译者用中文发音的罗马字Ch’an或Chan。“禅”一字的内涵本为一种修行方法,于五世纪至七世纪在中国发展为一大宗教宗派的名称,其内涵已远超过静坐调心之法,因为此一字已经代表了禅宗之宏旨与信仰。唐朝以后,禅宗在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广为流传,到了二十世.纪又流传到西方。
  ……

 中国禅与美国文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