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公共艺术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 > 当代公共艺术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0114721
作者:赵志红 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从理论与形态的角度,全面探讨当下学术界和艺术界关注的新的艺术形态——公共艺术。作为最为新型的艺术形态,公共性问题自然就成为全书讨论的重要问题和可对公共艺术作出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本书首先从公共艺术概念的变迁来讨论和反思当代公共艺术的存在和发展。由于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形式,不仅仅蕴含了艺术生产的原则,同时空间也加入了艺术生产的过程,艺术在空间生产了自己,也生产了那个空间。我们看到,当代公共艺术自其诞生之日,就如含着金勺出身的小孩,政府给予了足够的经济保障,但它们之间如何协调运作?艺术家如何行动?公共艺术如何“公共”?公众如何介入艺术之中?本书就这些问题做了既是哲理的又是感性的分析。最后,指出公共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就是由艺术家、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公众共同构建生态的、地域文化的和谐的人居环境。  

作者简介

赵志红,文艺美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城市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景观历史与理论、公共艺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致力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构建的历史与理论、公共艺术与人居环境、构建文化与自然之间多样性形态等学术问题的探讨。曾参与教育部“八五”、“九五”、“十五”社科研究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担任两项省级社科重点研究课题负责人。在《美术观察》、《美术》、《新美术》、《中外美术研究》、《艺术探索》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十多篇论文,曾获得2006年度巴蜀文艺奖一等奖、200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等奖项。  

目  录
绪论
第一节当代公共艺术关键词研究
第二节当代公共艺术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当代公共艺术写作路径
第一章当代公共艺术概述
第一节当代公共艺术概念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当代公共艺术的问题及争鸣
第三节当代公共艺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公共空间里的艺术
第一节公共空间生产
第二节艺术与建筑的关系
第三节构建和谐的公共空间
第三章政府介入艺术
第一节资金模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绪 论 第一节 当代公共艺术关键词研究这本书的主题是要回答当代公共艺术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实际就是对“公共艺术”自我身份及其存在的合法性的认证过程。在后现代思潮汹涌澎湃的当下,难以寻找到一个能将后现代思想聚于一身的术语。幸运的是“公共艺术”正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表达,其内部本身存在的张力,是合乎后现代观念的最规范的事例,它既是研究的对象也是结果,而不是学术知识的背景。这里,我将使用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首创的关键词方法,从与当代公共艺术密切联系相关的概念分析入手,进而转入对公共艺术实践进程与实存状况的审视与分析。这几个关键词是:公共性、公共空间、当代艺术。 一 关键词:公共性毫无疑问,公共性贯穿于本书之中,成为问题的核心所在。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希腊半岛,公共性就以“公共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但随着罗马帝国的新建和中世纪的来临,公共性一度消失。直到十七世纪末,以及整个十八世纪期间,在法国大革命为巅峰的启蒙运动思潮下,以洛克、卢梭、孟德斯鸠、歌德、康德等为代表的启蒙哲学家,高扬理性的旗帜,探究人的主体性,并倡导建立民主政治,公共性才重新浮出水面。启蒙代表了对神权支配势力的质疑,认为世界的秩序是按照合理的原则进行的,人的角色就是要利用本身具有的能力去发现和掌握这些律动规则,通过理性的不断反省,破除即存的混沌的、迷障的、假象的现象。 康德在1784年发表的《答“何为启蒙”》一文谈道:“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在康德看来,未启蒙状态表示着人类加诸自我,致使自我仍停留在不成熟的状态。因此,“就个人而言,启蒙是一种自我反思的主体性原则;就全人类而言,启蒙是一种迈向绝对公正秩序的客观趋势。无论是哪种情况,启蒙都必须以公共性为中介”。 启蒙思潮是神权“祛魅”的过程,也是人的主体被赋予独立判断能力的过程,当主体具有了启蒙的能力,能够提出成熟的要求,公众也就自然形成。在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哲学家看来,人类天生拥有理性,要脱离蒙昧,达到启蒙,必须运用个人本身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实现,但是个人要从几乎成为自己天性的不成熟状态之中奋斗出来通常是很难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公开的方式,通过在公众面前的辩论,由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使自己可以快速地获得启蒙,从而使“公共性”既成为法律秩序原则,又成为启蒙的方法和中介。  

  ……


 当代公共艺术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