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伪统治时期的华北农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日伪统治时期的华北农村

  • 版 次:1
  • 页 数:274
  • 字 数:188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702970
  •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作者:王士花 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编辑推荐
本书分别从政治结构与农村基层权力组织、粮食生产与流通、棉花生产与流通、合作社、经济封锁、文化教育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日伪在华北沦陷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统治政策及其计划与实施状况,揭示日本政治上“以华制华”、经济上“以战养战”政策在华北农村的具体表现,分析华北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由此发生的变化,重现日本入侵后华北农村居民的生存空间和生活境遇,展示沦陷后华北农村社会样态的主要方面。 
内容简介
8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算不了什么,但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8年,对于深受日本侵略、经历抗战艰辛的所有中国人而言,却是永世难忘的。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从政治结构与农村基层权力组织、粮食生产与流通、棉花生产与流通、合作社、经济封锁、文化教育等方面,具体阐述日伪在华北沦陷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统治政策及其计划与实施状况,揭示日本政治上“以华制华”、经济上“以战养战”政策在华北农村的具体表现,分析华北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由此发生的变化及日本入侵后华北农村居民的生存空间和生活境遇,展示了沦陷后华北农村社会样态的主要方面。
作者简介
王士花,1967年生,山东临邑人,历史学博士。先后在山东师范大学政治系、北京师范大学法政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就读,199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后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1994年、2002~2003年,分别到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早稻田大学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农村的政治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权力结构与行政组织
第二节 伪县政权的职能及农村社会环境
第二章 粮食的生产与流通
第一节 粮食的生产
第二节 粮食的流通
第三章 棉花的生产与流通
第一节 棉花的生产
第二节 棉花的流通
第四章 农村的合作社
第一节 合作社的建立及组织机构
第二节 合作社的主要活动
第五章 日本在华北的经济封锁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农村的政治与社会环境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日本全面侵华期间,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汉奸,组织傀儡政权,利用其来巩固占领区的统治。在华北沦陷区,从伪临时政府及后来的华北政务委员会,到各省、道、县、区、乡伪政权,日伪自上至下,组织了系统的行政机构,推行其侵略掠夺政策。这就是华北沦陷区农村民众所处的大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关于县级以下基层政权,学术界鲜有研究问世,仅有朱德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一书中,对河南冀东地区的基层政权有所研究,但其重点放在村级政权,即保甲制度的考察上,但保甲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权组织。日军在华北农村的实际控制区域有限,日军扶植和能够利用的农村基层政权主要还是县级政权,加之资料所限,关于农村基层政权,本章将重点放在对县级政权的考察上。
第一节 权力结构与行政组织
一 行政机关的设立
日本为满足其极度膨胀的侵略掠夺欲望,弥补其国小、人少、资源匮乏之缺,侵华期间,政治上“以华制华”,经济上“以战养战”。早在1937年8月12日,日本全面侵华开始才一个多月,日本陆军省即制定《华北政务指导要纲》,提出“领导各项政务”,要“从长远考虑,尽量保存引导地方固有的社会组织与习俗”;“作战后方的政治机关,要由居民自发组成,其机构运营也要靠居民积极参与”。关东军司令部也于8月14日制定《对时局处理要纲》,强调要“解决华北问题”,必须在占领区“树立拥有自主独立性的地方政权”。实际上,就是从表面上看还是由中国人来组织政权,作为其实施侵略掠夺政策的工具,企图以此来消除占领区中国民众的敌对情绪。
……

 日伪统治时期的华北农村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