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安顺地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安顺地戏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13038488
  • 丛书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作者:帅学剑 著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在文化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协调下,各有关方面通力合作,需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作为我国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工作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研究与职能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各地专家学者撰写了这套具有权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其中既包括已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昆曲、古琴、木卡姆等项目,也包括更多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独特风貌、丰富内涵,尚有待申报的项目。丛书着重反映这些文化遗产的基本风貌、表现形态、美学或工艺上的特点、历史、以及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传人,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当地政府为继承与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和未来计划。它不仅有助于读者认识与接近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必将激励当代人通过对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紧密连接起来,开创中华民族更为灿烂的未来前景。
目  录
总序
第一章 安顺屯堡和屯堡人
 第一节 安顺市简况及历史沿革
 第二节 屯堡、屯军、屯田制
 第三节 安顺屯堡人与屯堡文化
第二章 安顺地戏之源流
 第一节 傩的流变
 第二节 江南傩戏与安顺地戏
 第三节 有弋阳腔遗凤的安顺地戏
 第四节 从弋阳武班看安顺地戏
第三章 安顺地戏的分布及风格特征
 第一节 分布情况
 第二节 组织形式
 第三节 服饰、道具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安顺屯堡和屯堡人
  第三节 安顺屯堡人与屯堡文化
“屯堡”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朝咸丰元年(1851)纂修的《安顺府志》上,载“郡民皆寄籍,唯寄籍有先后。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当时之官,如汪可、费寿、陈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这段史料记载了朱明皇帝为实现大明江山一统,将征南军队和填南民众移驻贵州黔中的史实。
正如上文所述,贵州的开发始于明代。自春秋战国至唐宋,安顺一带主要是以布依、苗、仡佬、彝等各民族组成的部落、方国臣服于中央统治。朱元璋为打击元末势力实施两次调北征南后,仍时有民族反抗的烽火燃起,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军事镇压难以制服各部落、方国,朱元璋不得不采纳大臣的意见,施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设卫置官外,在全面推行屯田制的同时,将军队的大部分以军籍世袭的形式留驻,“家属随之至黔”。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镇,以军事行动为主;七成军队屯驻农村,战时为兵,平时务农。总旗每人领种田地24亩,小旗每人领种20亩,屯军每人领种18亩,并发给耕牛、种子、农具,就地立寨安居。不久,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贩、罪犯等迁来黔中,同样发给帑银、农具、土地、种子、耕地等,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如此,屯军与移民一起,形成了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数百座独特的汉族村寨——安顺屯堡,并与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杂居相处,成为“军堡鸣笳近,蛮夷荷戟多”(明人杨慎诗)的奇特景象。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民风习俗、特有的艺术文化,加之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都是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所、卡、旗等命名,如詹家屯、白旗堡等,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唯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安平即今之平坝)。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安顺地戏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