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十种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国经典十种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1062229
作者:葛兆光 著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编辑推荐
很早很早的古时候,看着筮草占卜,有人楞是从中琢磨出了“理儿”来。这“理儿”很大,阴上阳下,变化万端,管天、管地、管人,居然让一本占筮之书成了“群经之首”,笼罩了古代中国思维世界好几千年。
                      ——《周易》:占筮与哲理
佛说如是,如是我闻。原来,菩提树下妙雨缤纷,谛听下只是“修心”:二字。三藏佛书万卷千箧,广被众生的竟是这二百余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据说,其中有智慧,能普度众生到幸福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袖珍宝典
一个不识字的岭南樵夫,口灿莲花说了一些经验,经验记录成一番道理,这番道理,成就了一部叫做《坛经》的中国佛教宝典。细细地读,静静地听,仿佛一个声音在说,你的心灵和佛陀一样澈切,它不是明镜,也没有灰尘,只要放下心来享受自然,刹那间宇宙就在你的心中。
                     ——《坛经》:中国禅的宣言 
内容简介
本书对《周易》、《论语》、《老子》、三《礼》、《淮南子》、《史记》、《说文解字》、《黄庭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坛经》等十种经典著作作了深入的解读。全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这部书原来是我在大学里讲通识课程的讲义,在理想中,大学应当是理解文化传统和提倡精神自由的岛屿,阅读经典也许正是实践这一理想的重要途径,布鲁姆(Allan Bloom)在《美国精神的封闭》(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中曾说,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以便人们在共同问题和丰富知识基础上,建立“今人和古人在思想上的友好联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圣贤原则是必须遵循的教条,也不意味着古代经典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对经典的看法很简单,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不大可能纯之又纯、原汁原味,以为我们今天可以重新扪摸圣贤之心,可以隔千载而不走样,那是“原教旨”的想象;第四,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作者简介
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中国禅思
目  录
序言
《周易》:占筮与哲理
一、《易经》:“卦象”、“卦辞”、“爻辞”
二、《易传》:让《周易》从占卜变为哲理的“十翼”
三、考古发现:《周易》之谜的破解
四、《周易》之流(一):占卜术
五、《周易》之流(二):哲理
《论语》:礼与仁
一、瞧,那个人是孔子!
二、《论语》其书
三、从“礼”到“仁”
四、流变与影响
五、孔子·中国·中国人
《老子》:“道"的哲思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周易》:占筮与哲理
  提到《周易》,很多人会想到“算卦”,就像现在风行世间的“紫微斗数”、“文王先天八卦”一样。这个联想并没有错,因为本来《周易》就是一本“决嫌疑,定犹豫”的书。可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本“算卦”的书不仅可以“占验祸福,预测未来”,而且还可以“改变世界”、“精研哲理”,大概你一定不相信。
 不过,世界上就是有这种奇怪的事情。比如《孙子兵法》的作者本来绝对想不到他的书能成为企业家办公司的“指南”,也绝对想不到他的书能成为海湾战争中现代化美国军人的“读物”。《三国演义》的作者也绝对不会想到他的小说几百年后会成为洪秀全布阵用兵的参考书。同样,孔子当年随口说话教诲弟子,也绝对想不到他的话会被编成《论语》,成为指导中国人几千年的经典。说起来,西方的《圣经》本来也就是些宣传家的演说、宗教徒的书信、无名史家的史著、无名诗人的诗歌,谁又会想到它会成为西方文化的一大源头呢?
 中国有个故事叫“郢书燕说”,说的是郢地有一个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信,天黑看不清,便令仆人“举烛”,一不小心把“举烛”二字写了进去,燕国相国接到信后反复琢磨,不知“举烛”二字说的是什么,后来,他把“举烛”理解为郢人希望他洞察烛照,举用贤人,于是照此办理,把燕国治理得很好。
  ……

 中国经典十种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