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苏州状元与文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明清苏州状元与文学

  • 版 次:1
  • 页 数:266
  • 字 数:228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1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1289018
  • 丛书名:当代学者人文论丛.第18辑
作者:朱焱炜 著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文以明清时期苏州状元文学为研究对象,抓住了苏州这一地域与状元这一群体两大特色,从苏州状元这一独特视角,探讨了科举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科举文学的特色,苏州地域文学和家族文化传承的特点。
  明清两代苏州地区的状元们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一方面精通科举取士的技巧,一代又一代都往往能够在考试中显露峥嵘,可谓仕途顺达;另一方面则学有专长、史能留名,而且多有文集问世、著作流传。
  本文首先在充分蒐集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对苏州状元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汇辑和考证,并列出小传;对他们的文集进行钩沉、整理和统计,并做出提要。
  在此基础上,对苏州状元作整体性的研究,就苏州状元文学最突出的两点特性——区域文学特性与科举文学特性作深入阐发,并对家族谱系及状元们的作品进行详细阐述。
  在区域文学方面,发达的经济,安定的社会环境,丰富的藏书,以及兴盛的出版业与教育业为苏州状元的出现创造了客观的条件;而苏州的灵山秀水、文风士风则养成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恬淡、典则、清丽为主的深具地域特点的文学风格;同时由于状元往往具有政坛和文坛的双重影响力,成为很多人望风影从的对象,因此他们对苏州地区士风、文风的发展方向也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作者简介
朱焱炜,1976年生,江苏苏州人。从小热爱文学,1994年进入苏州大学中文系,在苏大中文系各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遂立志从事文学研究工作。2001年在苏州大学获硕士学位,2004年在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分别师从马亚中教授与黄霖教授,研究明清近代文学与文论。由于是苏州人,对
目  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区域文学研究:吴文化与苏州状元
  第一节 明清苏州地区的地理与文化生态
  第二节 明清苏州地区的士风与文风
  第三节 明清苏州状元文学作品中的区域因素
 第二章 历史家族研究:文化传承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宗族观念与家庭教育
  第二节 明清苏州状元家族
  第三节 明清苏州状元文学作品中的家族因素
 第三章 文体研究:以文取士与科举文学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编
  第一章 区域文学研究:吴文化与苏州状元
  地域或区域作为一个概念的出现,恐怕与人类俱来。而现代地理学所讲的地域或区域,则是一个必须得到历史认同的概念。地域或区域的概念,往往和政区的划分有关。就中国的情况看,区政有历史的稳定性,地域或区域的概念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即如苏州,在历史上名称偶有改变,但其辖地基本上是稳定的。明清两代,苏州府大致包括吴县(元和)、长洲、吴江(震泽)、昆山(新阳)、常熟(昭文)及太仓州,其地域范围及行政区划基本上没有改变过,并且被沿袭至今。在古代交通工具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除非是自然灾害或者战乱,绝大多数人都固守着祖上居住过的地方,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他们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接受来自较远地方的文化也是有限的。地理环境是几乎不变的,语言也是几乎不变的,生活习俗的变化也不会太大,久而久之,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里,便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心理、气质以及民情风俗、审美风尚的濡养作用。孟子云:“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苟子日:“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糜使然也!”(《孟子•儒效》)早在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就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生动细致地描述了各地五花八门的民风民俗,并指出风土民俗往往与各地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评论齐地风俗与地理之关系时说:“齐带三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綵布帛鱼盐。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也。”而班固则进一步探讨了文学作品的产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汉书•地理志》论齐地云:“初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又引《齐诗》二首评日:“此亦其舒缓之体也。”后人论齐地文风,遂有“齐体”或“齐气”之称。曹丕《典论•论文》云:“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李善引《汉书•地理志》为之注云:“言齐俗文体舒缓,而徐干亦有斯累。”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在一定背景下形成的文学,往往具有区域文化色彩。某一地区的民风习尚不仅会影响到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有时还影响到作品的风格。《诗经》与《楚辞》的差异,南朝和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都是颇具代表性的例子。降至后朝,遂出现了许多以区域命名的文学流派,如宋代的江西诗派,明初的吴、浙、江西、闽中、岭南诗派。晚明的竟陵、公安,清代散文流派中的桐城、阳湖,词派中的云间、阳湖、浙西、常州,也都以一地为名。晚近汪辟疆在《近代诗派与地域》一文中,更是把清末之诗按地域析为湖湘、闽赣、河北、江左、岭南、西蜀六派。以地名派,究其初衷,并不都有强调区域文化特色的用意,但在客观上,这些文学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大多与该地的思想文化、风土语境乃至文学艺术的积淀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作品往往打上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的深刻烙印。所以,从区域的角度来观照这些文学流派,我们常常可以从中找出它们的某些特色和带规律性的东西,这也就是区域文学研究的必要所在。
  ……
书摘插画
插图

 明清苏州状元与文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