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内外之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儒家的内外之思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2651006
作者:何俊 主编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编辑推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专门辟出“21世纪儒学研究”栏目,希望能于传统国学开出新知。承学界同仁支持,该栏目得以持续进行,在学界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为了总结自己的办刊过程,积累一些资料,我们也有意识地每过几年,将已刊论文进行分类汇编。2012年纪念《学报》刊行200期时,我们就曾经这样编过一套纪念文存,其中有一本就是由“21世纪儒学研究”栏目中选出的,名为《现代儒学与浙东学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现在这本《儒学的内外之思》也出于同样的考虑选编而成。
    儒学的精神在内圣外王,本书的书名即由此而来,所收的十三篇论文也因此分为二组,前六篇聚焦于内圣之学,后七篇关注于外王之道。兹分别略述如下,向读者推荐。
    圣人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其繁体写法“里”,喻指口耳相通、聪明睿智之人,但在中国思想史的演化中,圣人的内涵与性质也在丰富而变化。吴震教授的论文考察了圣人由聪明睿智者,演变成道德与政治的杰出人物及其神圣化,*终又转落于人心而世俗化的过程,富有意趣。同时,此文所议,涉及先秦与宋明,也为此下的内圣之学讨论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背景。
    杨国荣教授的论文则聚焦于孔子与苟子对道的论说,细致分析了他们的追问。指出孔子的关注在人道的确立,以高度的自觉,在宽广的历史中,凸显人的历史责任;荀子则进一步将道推向更哲学化的层面,使道成为存在的统一形态与整体的形上智慧,以此来体现儒家志于道的知行过程。 
目  录

中国思想史上的“圣人”概念
从“志于道”到“壹于道”
——略议孔子与荀子关于道的论说
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吗?
叶适对《中庸》的批评及其对儒学的阐释
论“甬上四先生”的存养工夫
黄宗羲穷心的万殊之学
文景之治与儒家思想
制度儒学中的孝治思想
“让道”与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内在难题
传统赋役减免制度的亲属伦理旨趣新探
儒家富强观试析
“儒家自由主义”如何可能?
中国法文化的四维同构

 儒家的内外之思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