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演进、协同创新与民营企业持续成长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中国经济 > 产业演进、协同创新与民营企业持续成长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7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8056915
  • 丛书名:产业集群演进与企业成长研究丛书
作者:贾生华,疏礼兵 著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民营企业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略,在冲破思想禁锢、资源限制等种种障碍中迅速崛起,引起了政府、学界和商界的广泛关注。
  本书以浙江慈溪家电、海宁皮革、柳市低压电器和上虞伞业四个产业集群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引入了产业演进与企业成长关系理论,总结出产业演进中浙江民营企业持续成长的阶段和关键要素。
  本书基于浙江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独立研究,在动态变化的产业环境背景下提出了协同创新的发展思路。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的相关建议与措施可以为浙江民营企业新一轮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贾华生,男,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企业成长,房地产投资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长期参加浙江省和杭州市场产产业规划和
目  录
理论篇
 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1.1 斯蒂格勒的产业生命周期假设
  1.2 史蒂文·克莱派等人的实证研究
  1.3 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判定方法
 2 企业成长理论
  2.1 企业成长阶段理论
  2.2 企业成长决定因素理论
  2.3 企业持续成长因素理论
  2.4 民营企业持续成长影响因素体系
 3 企业协同创新理论
  3.1 创新理论的起源
  3.2 制度创新的内涵与要素结构
  3.3 技术创新的内涵与要素结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理论篇
  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Industry Lifeeycle Theory)或产业演进阶段理论(Industry Evolution Stage Theory)是对产业动态变化的分析和描述,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西方学者以企业成长和产业演进为主题,对产业内企业的进入、成长、退出、死亡以及整个产业从萌芽到成熟演进的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自战略管理学家波特教授(1980)提出竞争的五种力模型或菱形模型后,对企业成长和运行绩效的分析一般都会置于特定的产业框架内,其中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企业战略分析的重要变量。
  1.1 斯蒂格勒的产业生命周期假设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著作《国富论》(1776)中提出了“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的著名论断,即“斯密定理”。该定理在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对增进经济效率的意义和作用的同时,指出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进程会受到市场发育和市场规模的制约。也就是说,只要市场能够得到拓展,就可以把复杂的工作任务分解为越来越精细的简单作业,市场中相应的企业数目会变得很多。但是按照“斯密定理”就会出现如下场景:在市场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如果该命题成立,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有效率的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产业内企业的运行特征将是垄断的;而如果企业运行的特征是竞争性的,那么这种垄断性的市场格局就难以形成,这样“斯密定理”存在着一个至少是表面的逻辑矛盾(韩太祥,2002)。
  产业组织学家贝恩(Bain,1959)针对“斯密定理”的逻辑矛盾提出了结构一行为一绩效范式,即SCP分析范式,认为企业之间不是完全同质的,而是存在着规模差异和产品差别,所以不同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不同的市场势力,不同市场势力就会导致不同的企业规模,而产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差异将可能导致垄断。
  ……

 产业演进、协同创新与民营企业持续成长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