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绘画 >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

  • 版 次:2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0190961
作者:(美)柯耐尔 著,欧阳英,樊小明 译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产生于我的美术史教学经历。我曾想找到一本教科书,它能激发不熟悉这个学科的人从观看美术品获得享受,进而理解美术品作为我们文明中富于活力之组成部分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但我无法找到这样一本教科书。这促使我抛开通常的写作方式,即把每个时期看成独立的部分,绘画、雕塑与建筑都是分别发展的,而是将西方美术视为一种连续不断的风格演化过程加以描述。我着力于不同时代美术与建筑之间的连续性,以及每一特定时期各种美术相互间的关联,并尽可能提供与美术发展相关的文学、社会与哲学的背景知识。由于是要强调整体而不是局部,我不得不省略掉许多作品与美术家,有人会觉得我本应该把这些内容包括在内。我的理由就是,我相信一部美术史入门书的主要目的应当是以一种尽可能富于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方式构筑起一个总体框架,读者能轻而易举地把进一步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附件装配到这个框架上。
纽约市布利尔雷学校的学生与同事对我热情鼓励,达特茅斯学院舍曼艺术图书馆的摩利.奧康纳尔、让.希尔、雅尼丝.荷吉斯.狄米克和克劳荻娅.雅切维奇等人也给了我不少帮助。他们无尽的善意与关心使我在研究与写作的岁月里能坚持下来。
在本书修改与准备出版的各个阶段,我得到了费顿出版公司友善的支持,这是令人愉快的经历。我特别感激让.克劳德。贝塞尔与贝尔纳.多德。贝塞尔的热情重新点燃了我对本书的信心,多德则是每一位作者都会希望遇到的耐心而熟练的编辑。
目  录
序言
导论
第一部 古代世界
第一章 观念的形象化:希腊美术及其背景
第二章 帝国与十字架:罗马美术与早期基督教美术
第二部 中世纪
第三章 基督教世界的形成:“黑暗年代”的西方美术
第四章 十字军与朝圣者:罗马式美术
第五章 作为隐喻的美术:哥特式美术
第六章 丧失综合:晚期哥特式美术
第三部 文艺复兴
第七章 人是万物的尺度:早期文艺复兴
第八章 完整与和谐:盛期文艺复兴
第九章 放弃和谐:样式主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观念的形象化:希腊美术及其背景
古代近东美术
公元前3000年后不久,埃及被统一在中央集权制政府之下,由长期继任的众法老中首位法老通过一个组织严密的官僚机构实行控制。国家是神权政治,宗教与世俗事务没有区别。法老被视为是半神,统治着人民生活的所有方面,大多数幸存的古埃及美术品都来自王室贵族陵墓,因为墓葬艺术形式出自这样一种信仰,即认为在来生中灵魂能在活人中间游荡寻乐而不被看见。法老和重臣的陵墓被精心装饰,放满美丽的人工制品,这是为了制造一个入口,死者灵魂能经过它进入活人世界。当时的人认为死去国王的雕像能为他的灵魂提供永久住所;通常还伴随着他妻子的雕像(图10)以确保他有妻子陪伴。安放好雕像,死者灵魂就能注视用雕刻和绘画表现活人世界活动的场面(图14)。法老迈瑟林努斯(公元前2288~前2270年)和王后雕像原来用鲜艳的色彩画出逼真的细节,既增加了人性化的写实主义,又强调了庄严崇高的感觉,这正是这些装饰华丽的墓室所要传达的。
被限定在宗教仪式范围内,埃及美术从一开始就依赖观念甚于依赖自然的外观,如果雕刻和绘画的形象是活人对应者,那么任何一部分就都不能省略。尽管《迈瑟林努斯和王后像》这样的三维空间的雕像在正面律姿式之外依然表现出活人般的真实感,但在浮雕人像中我们发现一种程式化风格的倾向,这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人体的初衷,被一代一代人传下来,基本没有变化。在作于大约公元前2650年的《海西拉肖像》和作于公元前1200年后的《纸草丛中的狩猎》(图14)中,人体由侧面的脸和双腿,正面的肩膀和胸部组成,和正确的侧面像一样,眼睛只有一只,却被画成正面状。
……
书摘插画
插图

 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