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谱:博雅经典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研究 > 兰谱:博雅经典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4858000
作者:赵时庚 等著,郭树伟 译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古代兰谱五种,其中宋代的两种,明代的一种,清代的两种,基本上是按照时代的顺序,另附兰谱一种。如此编选,既考虑了古代中国兰花种植技术方面的成就,更照顾了兰文化方面的审美需要。正文部分对(宋)赵时庚《金漳兰谱》、(宋)王贵学《王氏兰谱》、(明)张应文《罗钟斋兰普》等进行了校勘、注译和点评。

 
内容简介

兰花由南向北的移植过程,也是兰文化由南而北的酝酿和成熟之过程,实在是一个芳香四溢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灵动和审美的过程。时之南宋,乘與播迁,兰花再次浓墨重彩地进入中国文人的视野,《金漳兰谱》和《王氏兰谱》便是时代之产物。

作者简介

郭树伟,男,1970年生,河南省新郑人。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唐代文学、史学和中原文化。出版有《独孤及研究》学术著作,与人合著《唐人选唐诗考异》(初辑)等。

目  录
前言
金漳兰谱

叙兰容质第一
品兰高下第二
天下养爱第三
坚性封植第四
灌溉得宜第五

附:兰谱奥法
《金漳兰谱》评点

王氏兰谱
前  言
《论语·阳货》记载了孔子讲《诗经》的一段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俗一点就是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报效国家,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从《诗经》记载伊始的数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进程中,这些“鸟兽草木”不仅是士人格物致知、认识自然的内容,同时也进入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视域;不仅成为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定型为特定的文化符号。晋代陶渊明之于菊花的隐者情怀,宋代周敦颐之于莲花的狷者心态即是表达这种文化内涵的例子。苏东坡的《於潜僧绿筠轩》一诗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栽竹、赏竹于此成为作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者陈飞的“文人型态”理论认为:“中国文人的基本行为是文,但往往伴随着其他行为,如琴、棋、书、画等,有时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徜徉在婆娑的梅兰竹菊之间,沉浸在优雅的琴棋书画之中,毫无疑问,这些具有文化符号意象的物事已经深深嵌刻在中国古代的士人灵魂深处,安知鱼之非我,我之非鱼?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翼谱丛谈》作为明清交替之际的兰谱,没有宋代学者赵时庚《金漳兰谱》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之功;也没有其后清代学者朱克柔《第一香笔记》的体大思精,后出转精之实绩。诚如作者在序中所言:“培兰之法,谱载甚详,似无容更赘矣。乃海内名公不乏留心此道者,辄有撰述以摅所得。余焚香展诵,或自出己意,绝不寄人篱下;或采摘旧谱,益以别授口传。尝试以弈谱譬之:《罗钟斋》一编,肯綮领絮,条理肌分,其满局乎?诸名公自出胜解,旌旗壁垒,各不相袭,则分局残局也。余反覆寻味,大都以锦心绣口之才,发其丘壑烟云之致,虽言人人殊,为紫茎管鲍、丹颖金汤,趣则一耳。谨汇梓谱后,用征臭味之同,并增鼓吹之助云尔。”作者认为《罗钟斋兰谱》对兰花栽培技术已经论述较为全面了,而自己只是在这里补苴罅漏,更进一步搜集各家之说。《翼谱丛谈》,其“翼”字是确立本谱和《罗钟斋兰谱》或他谱之间的关系,注解、补充其他兰谱之意;“丛谈”则表明了此谱的内容和叙述方式,是韩愈“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之意,而其中也确实多汇集其他短小兰谱和名家兰言,如《冯具区栽兰法》、《陶歇庵养兰说》、《李九嶷养兰诀》、《袁石公兰言》、《周樾林兰讯》、江道宗《兰谱》和宋天民《种植书》等。这些谱籍中有的已经无从查考,有些仅是一些历史留下的残编断简。但是,这并不能否认《翼谱丛谈》的存在价值,它更为全面地反映了明末清初之际养兰盛事,具有他谱不可取代的社会文化认识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对兰谱文献的考证提供一些非常宝贵的线索。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翼谱丛谈》的内容。
《翼谱丛谈》记录的《冯具区栽兰法》内容不多:一是如何栽种,二是盆内去蚁。冯具区即是冯梦祯,万历年间秀水(今嘉兴)人,字开之。万历会试第一,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祭酒等官职,史上有冯祭酒之称。

 兰谱:博雅经典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