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1244768
作者: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国际关系学会 编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内容简介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编著的《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收录了:《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吗?——再论温特建构主义中的结构-施动者问题》、《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转向”:一项研究议程》、《对外政策分析:家在何方?》、《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理论的一项可能议程:国际政治的国家行为理论初探》、《隐晦的冲突及其未来——浅析中国对外战略中“理想世界”的存在与可能》、新兴大国与全球经济治理领导集团改革:变量和趋势》、《国际-国内互动: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解释》等论文。

目  录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朱立群教授致辞 朱立群
点评专家代表王正毅教授致辞 王正毅
博士生代表外交学院凌胜利同学发言 凌胜利
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吗?——再论温特建构主义中的结构-施动者问题
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转向”:一项研究议程
对外政策分析:家在何方?
构建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理论的一项可能议程:国际政治的国家行为理论初探
隐晦的冲突及其未来——浅析中国对外战略中“理想世界”的存在与可能
新兴大国与全球经济治理领导集团改革:变量和趋势
国际-国内互动: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解释
缅甸非政府组织反坝运动刍议
中国与非洲基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成就、机遇和挑战
重返亚太:美国超越离岸制衡
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力探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温特建构主义理论中的结构一施动者模型
   虽然沃尔兹是第一个将结构主义正式引进到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学者,但由于其浓重的经济学背景,使得他对结构的理解也始终流于表面。相比之下,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则做出了将社会学理论引入国际关系的尝试。曲于结构一施动者问题是社会学的经典问题,因而与沃尔兹及其他持理性主义观点的国际关系学者相比,温特对结构问题的阐释也自然要着墨更多。
    与其他经典国际关系理论相比,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在结构问题上做出了如下几点创新:
   (1)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结构
   结构的物质本体与观念本体之争是社会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温特追随了涂尔干和米德的观点,认为国际体系结构是由物质和文化两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但物质性因素本身的意义十分有限。国际体系结构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互主性的观念结构,它建构了国家的身份和利益。
    温特继承了涂尔干提出的“主体间性”概念,他认为国家和国际体系虽然是不可观察的,但却是实实在在以及可以认知的。在社会世界里,观念具有本体地位,施动者互动造就初始宏观结构,这是一种观念结构,这种结构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
   (2)认识到结构的多层次性
   沃尔兹认为,国际政治体系中只能够有一种结构层次,即无政府结构。无政府结构是独立的,因为它能够不依赖国家属性和国家间互动而存在并产生作用。沃尔兹没有把行为体互动层面归于结构层次,而是坚持认为它发生于单元层次。这就导致了沃尔兹理论的“物化”,他使结构脱离了造就并再造结构的施动者和实践活动。这使得我们很难测算结构的作用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单位属性和单位间互动的影响。
  ……
  P2-3


 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