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刘若愚及其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刘若愚及其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304
  • 字 数:231000
  • 印刷时间:2012年05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3011464
作者:邱霞 著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编辑推荐

     刘若愚引进西方的批评观念和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诗学进行了现代意义的阐释,一方面摆脱了传统中国学者的印象式、感悟式、描述式、寓言式的阐释方式以及零散模糊的言说方式,为中国古代文学、诗学焕发新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由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视,对19世纪末以来国人已经开始的学术现代化进程中所获得的学术成果的重视,他的治学方法、有关文学本质、功用的理论不但深受西学的影响,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庄子、批评家严羽、近现代学者王国维等中国学者一脉相承。 这是作者邱霞在《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刘若愚及其研究》中对刘若愚的定位,对于飘洋过海的中国古代文学学者,他如何不让中国文化失语,他不得不用西方话语来阐释中国文化。但是西方中心的世界里,如何了解他的这种用意,只有让他们体会到了中国诗学的韵味,才能真正认识到东方语言的魅力。

 
内容简介

     刘若愚是著名海外汉学家,留学于英国,后任教于美国,其学术与人品深为他人称道。邱霞编著的《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刘若愚及其研究》基于刘若愚的著作与思想历程,从中国诗学言语论、中国文学鉴赏论、诗学体系论、 “悖论诗学”四个方面,指出刘若愚在“西方中心”的大环境下,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竭尽全力使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真实客观地呈现于异邦,使西方人能理解中国语言文化、中国诗学和中国文学理论,从而开辟中西文化平等对话和交流的途径。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刘若愚及其研究》适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学生及研究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邱霞,1976年生,重庆市城口县人,四川大学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后。主要从事欧美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曾参与教育部重点项目“关于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与改编中的重大问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主持广东省嘉应学院双语教学重点立项项目“英语文学原典赏析”,研究课题“‘新批评’及其在北美汉学界、中国大陆、台湾的接受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四十九批面上资助二等资助金,在相关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  录
序
导论
第一章 刘若愚中国诗学语言论 12
  第一节 在英语世界为“汉语”辩护
    一、汉语——是否“自然天成”?
    二、汉语——是否“发育不全”?
    三、汉语——“语音中心主义”还是“文字中心主义”?
  第二节 刘若愚诗学语言论评析
第二章 刘若愚中国文学鉴赏论
  第一节 内容——在中西并举中凸显中国文学精华
    一、中西诗歌之“自然”主题
    二、中西诗歌之“爱情”主题
    三、中国诗歌中某些独特主题
    四、“侠”——中国文学主题史研究的创新
  第二节 方法——寻求跨越中西历史文化差异的鉴赏论
    一、翻译——“归化”或是 “异化”?
    二、阐释——“象征解读”或是“讽喻解读”?
  第三节 评价——尝试建构“世界性诗论”的刘若愚诗论
    一、萌芽期的刘若愚诗论
    二、发展期的刘若愚诗论
    三、成熟期的刘若愚诗论
第三章 刘若愚中国诗学体系论
  第一节 牛刀小试——中国古代四种诗歌观念
  第二节 大刀阔斧——中国古代文论六大类别
    一、背景
    二、内容
    三、争议
第四章 最后的探索—— 中国古代文论之“悖论诗学”
  第一节 《语言与诗》简介
    一、语言悖论
    二、诗学的元悖论
    三、悖论诗学
    四、阐释的悖论
    五、非个人的个性
  第二节 《语言与诗》评析
    一、宏观——悖论诗学产生的哲学文化语境
    二、微观——悖论诗学的表现及实质
    三、比较与互证——中西诗学的三个共通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海外有关刘若愚著述的书评
后记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刘若愚及其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