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 译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 > 古籍整理 > 随园诗话 译注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0239432
作者:(清)袁枚 著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编辑推荐

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珑。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内容简介
《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随园诗话》部头较大,加《补遗》共二十六卷。
  《随园诗话译注》本是兴尽落笔、随时采录,因此并无一定的章法体例。它围绕品诗、论诗、作诗、录诗,记述诗风沿革、诗歌本事、人情风貌等。虽旨在论诗,而不全是诗论。
  《随园诗话译注》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了。
  《随园诗话译注》是直抒胸臆的书写典范,是辞贵自然的行文泰斗,重塑写作观的国学经典。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为“性灵派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乾隆十七年(1752年)袁枚迫于无奈,终于违心再次出山。但袁枚与上司陕甘总督黄廷桂关系极不融洽,于是刚满一年,就请了长病假,急切地返归随园。[1]

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目  录
前言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随园诗话》是清代文学理论著作,袁枚著。随园,在江宁(今南京)小仓山,是袁枚辞官悟所筑别墅名。袁枚的诗话即撰写于此,故名《随园诗话》。
《随园诗话》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其体制为分条排列,每条或述一评,或记一事,或采一诗(或数诗),乃随笔式。本书的编撰,旨在倡导性灵说诗论,以反对乾隆诗坛流行的沈德潜格调说与翁方纲以考据为诗的风气。本书于作者辞官后开始编撰,成书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毕沅等资助付梓。补遗则写至作苦病故为止,成书于嘉庆年间。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一号存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同老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人翰林院。乾隆七年(1742)改发江南,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居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随园。以后除乾隆十七年(1752)曾赴陕西任职不到一年外,终生绝迹仕途。袁枚主持乾隆诗坛,为性灵派领袖。著述甚丰,有《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随园尺牍》、《随园随笔》等十来种。传见《清史稿》卷四八五。
《随园诗话》记述了古今文坛掌故、文人轶事,评品古今诗人及诗作。集中体现了作者论诗力主性灵的主张。他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在袁枚的理论体系中,性灵大致与性情相等,都是指诗人真情的抒发,他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又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他甚至把“诗言志”的传统诗教也纳入他的性情之中,倡导“肌理说”。他又不一概排斥学识和能力,在学识和能力与天分二者的关系上,袁枚仍然以天分为先,这体现了他性灵说的内质。灵感的产生有突如其来和稍纵即逝的特点,袁枚在阐述性灵说时,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作者在强调“性灵”的同时,他还提倡诗歌应有新鲜的风味,灵活的笔致,注重诗人的才情、个性与独创性。这种反传统、反模拟、求创新的特点,亦有不少诗坛掌故、诗歌本事、诗人轶事的记载,虽不无庸俗之处,但可见乾隆时期文化状况的一个侧面,是袁枚在继承前人进步思想的基础之上的新发展。本书的精华在于“话”,而基础却在于“诗”,故书中采录了大量印证诗论的作品,不拘时代、流派,不拘作者身份、性别,尤可称道者是闺秀之什颇多。独开生面,别树一帜并集结起“性灵”诗派,为反拟古、反考据为诗,及使诗歌回归抒写真性情的轨道上来作出重要贡献,是对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挑战。《随园诗话》以其所具有的新兴社会思潮的因素而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学理论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随园诗话》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考虑到普及的需要,我们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以供读者阅读,希望本书能对您的学习和生活有所裨益。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书摘插画
插图

 随园诗话 译注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