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2007年第1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图书馆学/档案学 > 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2007年第1辑)

  • 版 次:1
  • 页 数:180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7年06月01日
  • 开 本:大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4701587
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编,赫俊红 等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6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际博物馆》2007年第1辑,6月版。
  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舰刊物之一,是全球范围内遗产保护问题的权威国际刊物,也是交流有关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的科学和技术信息的主要论坛。该杂志于1984年创刊,现为季刊,此前已有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版本。
目  录
编者的话:移民的遗产
序言 国家移民历史中心的政治起源
历史:移民的过去和现在
 国家移民历史中心的历史学家——如何协调移民的历史与记忆?
 法国马赛的北非文化:介于可视与隐形、认同与抵制之间
 移民和文化权利:政治认同与文化接受
 法国的葡萄牙移民和葡萄牙文化
 国家移民历史博物馆:一个没有藏品的博物馆
 如何调和不可调和的因素:民族学在国家移民历史中心博物馆的位置
 前殖民地的宫殿:遗产的负担
 一个历史文化中心的记忆国度
博物馆学,教育和现场体验:特殊的工具?
 划时代的长期展览:200年的移民史
 质疑的考验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零星的偶然联系:
  20世纪上半叶,存在于法国与阿尔及利亚之间的所谓“传统的殖民关系”——更精确地说是马赛本土各民族和北非阿拉伯裔法国人的关系——终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东地区的泛阿拉伯运动或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法国本土的自由思想的产生、传播和发展,在这样的双重影响下,整个北非的民族解放运动打着各种旗号迅猛发展起来,随之,北非地区的殖民主义分崩离析。北非人民真正跨过地中海,前往彼岸了。起初他们这么做也是身不由己:为了保卫祖国,他们投身于两次世界大战,浴血奋战。1944年,来自法国南方的解放者,尤其是来自马赛的战士,表现尤为突出,这将稍稍改变殖民地人民长期以来被贬低的形象。然后,当法国迫切需要劳动力时,他们来到了对岸;刚开始往往是单身男子穿梭往返于法国和北非,而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时候他们又返回北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近尾声时,他们在法国的人数总计才三万上下。
  这样,他们与法国人的接触交流仍旧是很有限的。战争期间,士兵或者工人的活动范围大多局限在军营里。至多在他们受伤或生病被送往医院疗养时,才能“有幸”为法国人一睹。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段时间里,情况有所改变了。据估测,20世纪30年代早期在马赛的北非工人人数突破了一万。无疑,他们尚未引起本土人足够多的关注,他们是“隐形的”。进入一个很陌生的国度后,他们尽可能地藏匿使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原有特性,以便能真正融人当地人中。他们在当地的二手服装商贩那里购买“欧式”衣服;通常情况下,他们替代意大利工人,在码头或工厂打零工;和居住在法国的其他民族的人一样,他们也经常光顾当时遍及居民点的影院。 然而情况往往是这样,只有他人的关注才能赋予这种迁移以重要性及独特性。这种凝视烙着殖民主义印记,残留着维护种族隔离制度的痕迹,从而使得他们受殖民受压迫的特性更突出。人们想到马赛的“卡比尔生活区”(kabyle village)时,又会联想到:它的建立无异于一个清真寺的建立,还充当着文化中心的另一重角色。这个清真寺在现实中可能不会真正地建立起来,但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个想法并非源自在市中心或艾克斯城门(the Porte d’-Aix)附近重新聚集的阿尔及利亚人自己。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建立一个穆斯林和北非事务所为临时移居者提供帮助,也便于管理这一特殊的族群。尽管他们的人数在减少,不可否认,他们是某些特定的监管措施的实施对象,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点在饮食方面尤为明显。二战期间(1939—1945)马赛仍保留有两家“根据伊斯兰教法律屠宰牲畜”的肉店。
  ……
书摘插画
插图

 国际博物馆:全球中文版(2007年第1辑)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