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大学女校长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塞尔维亚大学女校长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5709616
作者:罗昶 著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编辑推荐

    罗昶编著的《塞尔维亚大学女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记录了塞尔维亚大学女校长的成长、任教、治学、办学的个案,《塞尔维亚大学女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通过全球视野关注了大学女校长群体的教育共通性和文化差异,对于研究高等教育领域女性领导力的形成规律颇具理论价值。

 
内容简介
     罗昶编著的《塞尔维亚大学女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记述了塞尔维亚五位女性大学校长的生平经历与职业生涯。她们分别是贝尔格莱德大学前任校长马利亚-博格达诺维奇女士、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校长莉尔雅娜一姆尔基奇·波波维奇女士和前任校长米莱娜·德拉吉切维奇·舍希奇女士、诺维萨德大学前任校长福达·斯坦科维奇女士和前任校长蕾德米拉·马林科维奇·内杜钦女士。她们成长于前南斯拉夫的黄金时代,经历了动荡的艰难时刻。在塞尔维亚的变革时期,在硝烟与困顿中,她们领导自己的学校艰难转身,留给世人的是她们格外高大、坚毅的身影。在塞尔维亚高等教育重新融入欧洲、走向世界之时,她们不同观点的碰撞、各有侧重的改革取向与举措,都生动地展现了这个国家与民族对自身前途与命运的深邃思索。
作者简介
     罗昶,博士,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副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学位。2003-2009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在《环球人物》、《三联生活周刊》等杂志发表人物特写、随笔20余篇,在《悠扬的大地一中外大学女校长和她们的学校》等多部电视专题片中担任编导、撰稿人。 
目  录
塞尔维亚:萨瓦河会告诉你
马利亚·博格达诺维奇:教育使我们摒弃偏见
学生和同事眼中的马利亚
大学改革旋涡中的马利亚
“我的眼睛里总有一种悲伤”
“我记得那年冬天的雨、雪、风”
“正确行使权力,你的权力才会被认可”
“那些困难,都不算什么”
一种注目:《教育与科学领域中的女性》
莉尔雅娜·姆尔基奇·波波维奇:为艺术保留
一片绿洲
“小明星”莉尔雅娜
离开舞台 走上讲台
永远优雅地微笑
前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强国梦必须有科教梦做支撑。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顶端,是联结科技与教育的重要桥梁。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
回顾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校长的水平。世界著名大学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都铭刻着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正如艾略特之于哈佛大学,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研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是管窥一所大学兴衰成败的途径,而专门研究大学女校长,则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大学校长虽以男性居多,然而成就卓著的女校长也不乏其人。她们推动了大学的变革,丰富了大学的精神内涵,如金陵女子大学老校长吴贻芳,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东南大学前校长韦钰,同济大学前校长吴启迪,等等。女校长人数虽然屈指可数,但其业绩丝毫不逊于男性同行。大学女校长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做出了贡献。大学女校长的治校理念、办学风格乃至传奇的职业生涯,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和细致品味。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本书中的女校长们都在这样的艰难时刻里,在同事和学生们面前展现了她们的勇敢与力量。1996年底到1997年初,时任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院院长的马利亚·博格达诺维奇女士,与学生、同事们一起站在雪中的贝尔格莱德街头,抗议当时的政府在地方选举中的舞弊行为。她说,她永远记得那一年冬天的雨、雪、风。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戏剧艺术学院的教学楼就在大使馆隔壁,爆炸的冲击波使这栋教学楼遭到破坏,时任戏剧艺术学院院长的莉尔雅娜·姆尔基奇·波波维奇女士不顾空袭的危险,组织师生撤离,检查校舍的损毁情况。她说,这是她的责任。1999年3月24日夜晚,当诺维萨德第一次遭到北约轰炸时,蕾德米拉·马林科维奇·内杜钦女士正在诺维萨德大学工学院她的办公室中,爆炸的那一刻她首先想到的是把电脑搬到桌子底下保护科研资料,后来她甚至在空袭刚结束就跑去被轰炸的桥墩处提取实验样本,事后她自己都觉得她是“疯狂”的科学家。
     2000年10月,科什图尼察取代米洛舍维奇成为新总统,西方国家逐渐解除对南联盟的禁飞、禁运等国际制裁。破碎的国家,捉襟见肘的经济,人们心灵上的创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与现实情境下,塞尔维亚面对的是一个日益一体化的欧洲和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进程。塞尔维亚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再次面临着抉择和调整。包括米菜娜·德拉吉切维奇·舍希奇女士和福达·斯坦科维奇女士在内的几位女校长,都是在国际制裁刚一结束,就积极利用自己过去在国际教育界、学术界的影响力为同事和学生争取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为学校重新建立起与世界联系的纽带。这样的变革时期,在硝烟与困顿中,她们开始领导自己的学校艰难转身,留给世人的是她们格外高大、坚毅的身影。
     动荡的历史、多元的宗教文化、复杂的民族关系与国际关系、连年的战火纷争与经济困境,所有的一切让塞尔维亚共和国在艰难中前行。但就像塞尔维亚人在他们的国歌中唱到的:“即使我们死去,也将在黎明复苏”,这个民族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与梦想。
    这些希望与梦想,源于塞尔维亚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而教育正是传承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最佳载体。
     每年的1月27日,是塞尔维亚著名的圣萨瓦节。
    被后人尊称为“圣徒萨瓦”的埃拉斯特科·内马尼奇是斯蒂芬·内马尼亚大公最年轻的儿子。年轻时,他经历了大哥与二哥兄弟阋墙的夺位之争。纷争平息后,他意识到塞尔维亚民族缺乏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开始重视宗教与文化的力量。最终,他成为塞尔维亚历史上第一个东正教大主教,也是塞尔维亚教堂与学校系统的创立人和教育学家。1236年1月27日,埃拉斯特科·内马尼奇去世,这一天成为后人纪念他的“ 圣萨瓦节”。数百年来,人们将他视为塞尔维亚文化与教育事业的崇高化身。每年的圣萨瓦节,塞尔维亚各地的学生都会以唱歌、跳舞、诗歌朗诵等形式庆祝这一节日。这也充分体现了塞尔维亚民族重视教育的传统。
     P5-6

 塞尔维亚大学女校长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