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对话——中国佛教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纽带作用》(精装全彩四色)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文明的对话——中国佛教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纽带作用》(精装全彩四色)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10154152
作者:学诚法师 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编辑推荐
  佛教,为人所知的多是出世的一面,清风朗月、自在无碍;其实佛教还有其积极入世的一面,大乘佛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思想,促使着佛教行者们在利益众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作为当今中国佛教的掌门人,学诚法师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将佛法当做联结不同文明的纽带,致力于维护世界范围的和平与稳定,因为这才是众生渴求的福祉。学诚法师的语言深入浅出,让我们跟随法师的开示,一同走进广阔丰富的佛法世界。 
内容简介
  “一带一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不仅涉及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涉及文化领域和宗教领域。本书阐述了以法显、义净、玄奘、鉴真、鸠摩罗什等为代表西行求法僧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佛教慈悲、智慧、和平、包容的精神播撒到亚洲大陆的各个角落,与当地文化碰撞融合,促进了佛教自身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果。这些文化成果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包容开放的特点,是推动当代文明交流互鉴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也是佛教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独特优势。本书还强调了佛教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一带一路”战略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不仅对中国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也是佛教在开展各项事业时始终坚持与主流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有力佐证。此外,本书还以“和而不同”、崇尚“和合”为特点的文化内涵为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沟通提供了很强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学诚法师,俗名傅瑞林,1966年出生,福建仙游人。1982年于福建莆田广化寺上定下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上圆下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授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教育行政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获孟加拉国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主编等职务。
目  录
第一章 “一带一路”与中国佛教
“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内涵
古代丝绸之路上佛教的传播
文明互鉴:玄奘精神的现代意义
佛教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
中国佛教助力“一带一路”进程的文化启迪
第二章 创造文明间的善意对话
宗教对话的三个层面
从信息传播方式的更迭看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不同文明之间的兼容性
佛教思想的和平实践
和为贵,兼相爱
世界佛教论坛:搭建人类社会美好愿景的平台
卫塞节的精神
前  言
总是会有一些大慈大悲者,他们为法忘躯,鼓舞着人类在和平、繁荣、稳定的道路上跋涉,如黑夜中的火炬,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引领我们走出内心的黑暗,从对立、冲突中解脱出来,帮助我们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的个人主义,为人类找到一条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出路。
在丝绸之路上跋涉过的无数古圣先贤的传奇成为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玄奘大师,在踏上丝绸之路之前,就已获得很高的成就,出发前乃至路途中,除了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之外,也不断有各种名利诱惑,但是都没有能够阻止这位身躯单薄的出家人的步伐。
最终,他的足迹对于中国、东方乃至世界的文化、经济、宗教、政治都产生了无法替代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篇章。
法显大师,六十三岁高龄出发,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这位出家人的心路历程,从茫茫戈壁、沙漠、雪山上的驼铃声到海上丝绸之路的风浪,叙述着人类追求真理,追求沟通、交流、进步的心声。
书摘插画
插图

 《文明的对话——中国佛教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纽带作用》(精装全彩四色)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