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 > 经部 > 书香门第 说文解字

  • 版 次:1
  • 页 数:320
  • 字 数:362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0071313
  • 丛书名:书香门第
作者:蔡艳艳 编著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内容简介
很多人都知道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但事实上,仓颉只是传说中的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他不可能一个人创造出所有的汉字,而只可能是最早对汉字进行了系统整理的人。据考证,汉字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它起源于幅员辽阔、古老文明的华夏大地,源于上古先民的共性经验,是一代代先民根据生活实践慢慢创造的结果。每一个汉字,寻根究底,无一例外地都来自生活的真实。在距今三干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时期,汉字已经达到了基本成熟的阶段,在其后的发展中,它又先后经历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体等不同形体的演变和锤炼,逐渐趋于稳定。
目  录
第一章 最让人惊诧的汉字
 王——斧钺
 介——铠甲
 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我——杀人的凶器
 侯——箭靶
 族——密集的箭
 毕——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
 单——捕捉鸟兽的工具
 函——箭囊
 干——捕兽的武器
 兽——打猎
 臣——奴隶
 妾——女奴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三章 最关乎人生的汉字
  “卖”履分香
  据考证,在医卫水平极其落后的上古时期,婴儿的存活率甚至还不到30%,大多数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夭折。孩子的父母,常常会伤心而又无奈地将他们的尸体用簸箕、席子之类的东西装起来,然后带到野外扔掉。由于这种现象是极其普遍的,所以造字之人就选用这一场景,造就了“弃”字。
  甲骨文中的“弃”字,由三部分组成:上部是个婴儿的象形,其身周有三个点,代表羊水,表示这孩子出生不久;中间是个簸箕的象形,即“其”字;下面是一双手的象形。三部分合起来,就勾勒出了一幅“端着簸箕倒掉孩子”的场景,从而直观地表达出了“放弃、扔掉”之义。
  【字形演变】
  金文中的“弃”字,上面的“孩子”变成了脑袋朝下而脚朝上的样子;中间的“簸箕”被繁化而变得复杂起来,但依然能看出簸箕的样子。发展至秦代的小篆阶段,为适应小篆字形凝练劲挺、圆健美观的特点,“弃”字的写法又有所变化:上面的“孩子”写成了“古”字形,中间的“簸箕”变成了一个“网兜”(详见于“毕”字部分),只有下面的“双手”依然不变。以此为基础,经过汉代的隶变和楷化,“弃”字逐渐笔画化,变成了“窠”。为便于书写,在后世的汉字简化运动中,“棄”又被简写为“弃”。
  【字义转化】
  由“抛弃”之义进行引申,“弃”又可解释为“废、废除、罢免”,“违背、背叛”等义。如王维《老将行》:“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意思就是:自从被罢官处置后,身体就渐渐衰老了,岁月蹉跎,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又如:背信弃义。而若进行深层引申,“忘记”、“离开”、“耗费”等都可当“弃”讲。如《尔雅》:“弃,忘也。”《战国策·秦策》:“子弃寡人。”意即:你离开了我。而常说的“弃日”,意思就是“耗费时日、虚度光阴”。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献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弃市”一词,若按常规思维将其理解为“将某人或某物扔到集市上”,可就要闹笑话了。事实上,“弃市”是指“在闹市中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一种刑法”。如宋·秦观《盗贼中》:“强盗得财满匹及伤人者輙弃市。”意思就是说:强盗盗取的财物价值超过一匹布,或伤了人,都要在闹市中处以死刑,并暴尸街头。
 ……

 书香门第 说文解字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