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的瓦解——从“以经为纲”到“以史为本”(六点评论)(重回经学!中国文明的核心在经学,经学大义之相传,方能保礼乐文明之不坠)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经学的瓦解——从“以经为纲”到“以史为本”(六点评论)(重回经学!中国文明的核心在经学,经学大义之相传,方能保礼乐文明之不坠)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2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7511477
  • 丛书名:六点评论
作者:陈壁生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编辑推荐
  西学东渐,经学是如何被瓦解的?当经学遭遇民族国家,中国向何处去?我们还有能力赓续经学的命脉吗?本书从经学角度,对现代分科之学赖以成立的一系列预设提出质疑,并有力回应了上述问题。 
内容简介
  随着辛亥革命带来的帝制消失,与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反传统思潮,中国学术也卷入了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之中。这场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经学的瓦解。
  《经学的瓦解》展现了西学东渐中,中国学术研究的主流整体性从章太炎的“以史为本”转向胡适之的“以史料为本”,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古史辨相继兴起,全面移植西方学术分科,从而实现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基本历程。
  《经学的瓦解》从经学角度对现代分科之学赖以成立的一系列预设提出质疑。中国文明的核心即在经学,经学大义之相传,方能保礼乐文明之不坠。作者提出:重回经学!

目  录
导言 “后经学时代”的经学

第一章 章太炎的“新经学”
第二章 中国:成为“历史”
第三章 胡适之:从“以经为纲”到“以史为本”的完成
第四章 孔子与六经的分离
第五章 经学的史料化与经学的瓦解

结语 为往圣继绝学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由此言之,“六经皆史”之所谓“史”,非今人之言“历史”,而指史官之所职。官师合一,史官所职,即一代典宪,所以说“六经皆先王之政典”,而认识到这一点,便必须“贵时王之制度”,“必求当代典章,以切于人伦日用,必求官司掌故,而通于经术精微,则学为实事,而文非空言,所谓有体必有用也。”①章学诚的“经”,定位于过去的“先王政典”,即过去的圣王之法。在这一意义上,仍然没有背离古文家的精神。
章太炎言“六艺,史也”,其“史”之义,本与章学诚同。
但是,在《馗书·清儒》中,章氏接下来以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数理之学言《易》,又云《诗》若《薄伽梵歌》,《书》若《富兰那》神话,《乐》犹《馐马》、《黑邪柔》,②则都是从原始文明的角度,也就是所谓“神话”的角度来解释此数经,易言之,章氏之“史”,不止是“史官”之史,而且是 “历史”之史。
正因如此,章氏在自注中加了一句话:“人言六经皆史,未知古史皆经也。”③古代史官所记述的那些历史性的陈迹,都是 “经”。就此而论,则经与史完全混合为一。如果说在章学诚那里“六经皆先王政典”,经即先王史官所职,那么,在章太炎这里,他进一步将“六经皆史”之“史”,由官书而视为历史。1910年《教育今语杂志》载章太炎的白话文演讲《经的大意》,说得更加清楚: 《尚书》、《春秋》固然是史,《诗经》也记王朝列国的政治,《礼》、《乐》都是周朝的法制,这不是史,又是什么东西?惟有《易经》似乎与史不大相关,殊不知道,《周礼》有个太卜的官,是掌《周易》的,《易经》原是卜筮的书。古来太史和卜筮测天的官,都算一类,所以《易经》也是史。古人的史,范围甚大,和近来的史部有点不同,并不能把现在的史部,硬去分派古人。这样看来,六经都是古史。所以汉朝刘歆作《七略》,一切记事的史,都归入《春秋》家。可见经外并没有史,经就是古人的史,史就是后世的经。

 经学的瓦解——从“以经为纲”到“以史为本”(六点评论)(重回经学!中国文明的核心在经学,经学大义之相传,方能保礼乐文明之不坠)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