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问法国红葡萄酒(小说般好读、杂文般幽默,档案般严谨,让你惊奇连连的“酒书”!开启葡萄酒的另类“发现之旅”)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茶酒饮料 > 热问法国红葡萄酒(小说般好读、杂文般幽默,档案般严谨,让你惊奇连连的“酒书”!开启葡萄酒的另类“发现之旅”)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1988235
作者:刘佳 著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编辑推荐

  小说般好读、杂文般幽默,档案般严谨,充满**手材料,让你惊奇连连的“酒书”;
    法国红酒走下“高级论坛”,与你聊**手真相,轻松又专业,幽默又深刻。写给所有想孝敬长辈、赠亲朋挚友、为孩子保存、和爱人分享的……想学、想喝红酒的人。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严谨的红酒专业知识为基础,用轻松风趣的行文、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专业词汇、讲解酒标信息,间或对某些消费行为进行幽默的自嘲,使读者免于再落入种种购买陷阱,更学会识别真假良莠,分辨种种微妙之别。
    这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葡萄酒指南,更不是专业的技术手册。阅读这本书犹如同作者一起开始一次葡萄酒的另类“发现之旅”。畅游葡萄酒世界的同时,还能了解真相,揭开葡萄酒酿造、销售、品尝与挑选过程中的种种奥秘。

作者简介

  刘佳
  “拉菲官网”中文版译者,巴黎名店侍酒师。

目  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作者的话
只谈干红
几点说明
01 第一章 验明正身 ── 喝正宗干红
红色+葡萄+酒就是红葡萄酒吗?干红味道一定要酸涩苦吗?木桶陈酿是高档干红的标志吗?验明红酒正身的火眼金睛即将练就!
1.Wine的三条家规——葡萄+酒精就是葡萄酒吗?
2.“巨峰干红”的味道——所有葡萄都能用来酿酒吗?
3.混血娇娃——红酒是用红葡萄酿造的吗?
4.深即是美?——红酒的颜色越深越能证明是好酒吗?
5.干与红的纠结——干红和红葡萄酒有什么不同?
6.甜和白的三言两语——“甜红”是什么?
前  言
葡萄酒的世界
葡萄酒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多样性与个性化,更因为其背后深藏的文化与故事。没有了故事,世界也会黯然无光。
2001年4月,由北京取道巴黎去波尔多求学的法航航班上,派发的北青报,给由于无法语会话与阅读能力的我,借以打发孤独、枯燥的旅途时光——更何况北青报是我来到北京以来,一直在阅读的报纸。合还是必然?这一天的报纸中,居然有一版报道波尔多葡萄酒拍卖——北京的一个酒店,花了16万人民币(相当于)通过拍卖购得一桶2000年穆栋酒庄(Ch?teauMoutonRothschild,又译罗斯柴尔德木桐堡——编者注)的期酒。自己就是去波尔多学习葡萄酒,在旅途中看到这样的报道自然会关注有加——至今还保留这这张报纸,作者就是刘佳。
13亿中国人确实很多,但是,那个年代,在法国学习葡萄酒的中国人却不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有机会认识也就不无可能。10年后的6月,在奥地利葡萄酒之旅结束后,辗转到巴黎与朋友们会合——大家还沉浸在昨天李娜进入法网决赛的喜悦中,对我来说,更大的喜悦是朋友们为我操办了一个生日晚宴,而刘佳带来一瓶1989年飞卓(Ch?teauFigeac)更是惊喜——我喜爱的酒庄,正适合饮用的年份,这款酒与那张报纸一样留在了记忆中。
媒体评论

  终于看到一本不那么“严肃”的红酒书了,感觉精神一下子松弛了很多。把红酒文化还原到生活,是我从这本书里深切感受到的主旨。
 ——王彦,男,电子行业资深人士

    字里行间充满理性思考与丰富史实。难以置信,此书出自女子之手。通篇洋溢着丰富的感性,鲜活地把法国的骄傲——葡萄酒,呈献给喜爱红酒和愿意接触红酒的人们。
 ——唐奇客,男,教育工作者

    纠正了我对法国红酒的几个错误认识,一直没搞清的一些问题有了比较满意的答案。书中很多观点让人随之思考,不仅停留在知识层面。
 ——车永东,男,大三学生

    特别有意思的一本红酒书,很多专业词,却一点都不枯燥。有的事例让我想起自己或朋友闹过的笑话,现在知道买葡萄酒应该怎么看标签、问什么问题了。
 ——洪君悦,女,空乘服务员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葡萄+酒精就是葡萄酒吗?
现在国内“半汁葡萄酒”已经不允许生产了,即使生产也不允许再挂“葡萄酒” 的名。不过还有很多“鲜汁葡萄酒”、“纯汁葡萄酒”、“原汁葡萄酒”、“原浆干红”…… 汉语词汇的丰富,提供了多种冠名方法,却也让人难明就里。
外语中的表述则简单明了又有概括性,无论是wine(英语),或者vin(法语),乃至德语中的wein,俄语中的вино,葡萄牙语中的vinho,西班牙和意大利语中的vino,不仅表述了“葡萄酒”的意思,而且这一字眼已经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一,产品原料:必须是百分之百葡萄或葡萄汁;
第二,生产原理:必须是上述原料全部或部分酒精发酵而成;
第三,酒精度数:不得低于8.5度。
会说中文的法国人,见到“原汁葡萄酒”之类的名称会瞠目,就像他们说“有馅儿的包子”会令我们觉得可笑一样。
为什么外语中只用一个字就能表述清楚的含义,我们用三个字却还是概念宽泛以致概念杂糅?因为汉语中“葡萄”+“酒”的构词法很容易令人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只要包含葡萄或葡萄汁、有酒精,就可以称为“葡萄酒”,而不必问度数、不必问工艺,甚至不必问葡萄汁里是否掺过水。
这并非语言之过,而是我们缺乏葡萄酒知识的背景,先天认识不足;这也并非买酒人知识缺失之过,而是某些酿酒人、卖酒人拼凑词语兜售概念,拼命想证明自己是“正身”的“鲜原纯”,这往往是所谓“高级葡萄酒”最难于觉察的伪证。
红酒做成sweet型,也要辅以微量酸苦涩才比例匀称味道丰富。而大多数“普通红酒”像激素催肥毫无身段可言。前者的甜来自葡萄天然糖分中没有转化成酒精的那部分,而后者的甜却是硬生生的往酒中人工加糖。就算都有丰乳肥臀,但前者是天生,后者是整形内衣挤出来的。
为什么要人工加糖?与其说是为迎合大众对甜味饮料的偏好,不如大方坦承是企图纠正过于酸涩的味道。葡萄若发育不佳,“三围”便不达标:色不够浓、汁不够甜、皮不够熟——颜色自不用说,就连香与味也十有七八要仰仗葡萄皮。葡萄成熟好,果皮才会从“生涩”转为极富内涵的“熟涩”,“出汤”才会优美醇和。
葡萄皮的绕口令先打住。如果葡萄不够熟,糖分少,就算全变成酒精,度数也不会高。当然更不会留些余糖试图掩盖生涩,因为这一来酒精度必然更低。酿好之后拿糖和香精来塑身,但对内在美毫无提升。“全汁”是真而身材有假,叫做葡萄酒精饮料倒还合理,与真正意义上的“甜红”全不相干。
书摘插画
插图

 热问法国红葡萄酒(小说般好读、杂文般幽默,档案般严谨,让你惊奇连连的“酒书”!开启葡萄酒的另类“发现之旅”)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