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书——感悟与理念(签名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书的起源/书店 > 做书——感悟与理念(签名本)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1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23816554
作者:李昕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编辑推荐

他如何带领团队高调参与《邓小平时代》空前的版权竞争,并推动其顺利出版,使这本时代大书轰动一时、得奖无数、产生了不可比拟的社会影响?

他如何打动散文大师王鼎钧先生,获得其系列作品版权,并让这位被严重忽视的作家得到应有的文坛地位,也让鼎公感念这份“雕虫化龙”的“引渡”之功?

他如何与杨绛、杨振宁、王蒙、金庸、李敖、李泽厚、刘再复、何兆武等名流大家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他如何发扬盗火传统,坚守人文精神,注重思想启蒙,秉持不官不商,激荡时代潮流?

 

三联原总编辑李昕先生,2013年度致敬出版人,浓缩三十多年从业经验,结合大量精彩案例,为读者揭开出版的神秘面纱,讲述那些我们喜爱的书的创生过程,以及出版人应有的使命、情怀、智慧和担当。书中的种种,是当代出版的缩影,也是当代文化的缩影。

 
内容简介

这是出版人的五堂课,爱书者的启示录。全书以讲座形式,讨论编辑应当具备的素质、修养和能力。

出版的理想理念,编辑的书事书情,做书的感觉感悟,尽在作者现身说法中,给人以启发和灵感。

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以从事出版三十多年的丰富经验,结合大量精彩、鲜活的案例,讲述编辑的思路和策略、经验和教训。通过《邓小平时代》、《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等经典图书的出版过程,以及与杨绛、傅高义、杨振宁、王蒙、金庸、李敖、李泽厚、刘再复、何兆武等作者成功合作的故事,让你了解出版人应有的使命、情怀、智慧和担当,从而得窥出版的真义。

作者简介

李昕,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编辑室主任,香港三联书店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

从事编辑工作33年,是业内知名的出版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早年曾被评选为首届全国中青年优秀图书编辑,2013年被深圳读书月组委会评选为年度“致敬出版人”。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和编辑学研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印刷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有一系列文学研究和编辑学论文以及文学创作散见于报刊,曾应邀在国内多所大学和多家出版机构举办编辑学讲座,深受好评。

目  录
001 序言:一言难尽说编辑 蔡长虹
007 自序:我的编辑缘

001 第一讲:激情与悟性
“编辑的素质和修养”讲座
059 第二讲:策划先行
“编辑的能力”讲座之一
127 第三讲:功在案头
“编辑的能力”讲座之二
173 第四讲:以文会友
“编辑的能力”讲座之三
223 第五讲:创新与增值
“编辑的能力”讲座之四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自序:我的编辑缘

我这大半辈子,作为知青下乡不算,只从事了一种职业,就是编辑。
1982年,我从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时候,已近30岁。选择就业,当时有各种机会。60个同学,分配到北京工作的名额有16个,岗位则有政府部门公务员、教师、公司职员、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出版社编辑等。我当时是班长、党员,学习成绩不错,毕业论文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特别有利的条件是,全年级同学中只有我一人父母在北京。同时系里领导曾与我谈话,建议我留校,教外国文学课程,并承诺送我去美国进修。可以说那时我选择职业的优先权很大,想做什么都不难实现。但自我评估后,我觉得从政做官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的书生气也不适合经商,至于做学问,虽心向往之,而力有不逮,因为“文革”10年,光在东北农村下乡就占了6年,被耽误得太惨,哪怕奋起直追,也属先天不足。在大学期间,我发现可能是因为从小爱读书也爱思考,加之先前已有一定的社会生活阅历,所以在文学评论方面,常常可以表达一些独立见解。若是以“才、学、识”来衡量,在同学里面比较,我的“才”比不上方方、王家新、高伐林他们,我的“学”比不上陈晋、杨胜群、乔以钢、於可训等一批人,唯有“识”,也就是对作品的判断力、鉴赏力和眼光,我或许不输给其他人。我需要选择一个可以发挥自己长处的职业,于是我决定做编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班以后先做了10个月的校对,然后面临在出版社内分配工作部门。同来的6个大学生,只我一人是党员,所以格外受重视,很快被社领导相中,作为政工干部培养。分部门时,其他5人都如愿以偿地进了编辑部,只我一人被分到人事处。我没去报到,想找领导“蘑菇”一下。一天在大食堂,我见总编辑屠岸先生独坐一桌埋头吃饭,就凑过去。我问他,可不可以给我一个做编辑的机会?我告诉他,其实我心理压力很大。武大毕业时,中文系教授陆耀东老师知我被分配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地把我找到家里耳提面命,说那可不是一个好待的地方,干不好是会被踢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努力,云云,言犹在耳。我说我知道自己未必胜任编辑工作,但我之所以选择来这里,是为了做编辑。我希望能有一个机会,哪怕只是两三年时间,让我尝试一下,看看自己的能力究竟如何。我是有自知之明的,如果尝试失败,我会无怨无悔地做政工干部。屠岸先生听了,看着我,沉思了一会儿,只说了四个字:一言为定。于是,我被安排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部理论组。

 做书——感悟与理念(签名本)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