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各部门经济 >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 版 次:3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2月01日
  • 开 本:B5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437105
作者:张启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编辑推荐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可供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9787030437105 
内容简介
受人多地少基本国情制约,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采取“以高投入换高产量” 的发展思路,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 的粗放增长方式,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家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上升为基本国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 (即两型农业) 成为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目标。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分16 章,包括“两型农业” 生产体系的科学定义,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潜力和问题的分析,两型农业建设的方向,国外可借鉴的经验教训,两型农业发展对科技?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需求,对相关的科学技术研发与推广?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政策与法制措施?农民的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目  录
目录
第1章“两型农业”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1
1.1“两型农业”提出的背景1
1.2“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科学内涵10
第2章“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构建的基础理论与方法14
2.1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两型农业”14
2.2科学发展观与“两型农业”17
2.3循环经济理论与“两型农业”20
2.4低碳经济理论与“两型农业”25
2.5生态文明理论与“两型农业”29
第3章“两型农业”框架结构与内容34
3.1“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框架分析34
3.2“两型农业”目标35
3.3“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发展重点40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 章“ 两型农业” 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阶段。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到2020 年要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简称“两型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两型农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1。1 “两型农业” 提出的背景
1。1。1 我国水土资源瓶颈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均相对短缺,农业近几十年的粗放式生产,造成资源消耗过高、过快,资源利用率低,导致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重要资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1。1。1。1 水资源的制约
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的短缺是21 世纪中国农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从总量上看,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 124 亿m3 (水利部,2007),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约为22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世界百位之后,是世界上13 个缺水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预测表明,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从现在的2200 m3左右降至1800 m3以下。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并且这种格局还可能加剧(水利部, 2010)。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显示,北方五片(指松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五个片区)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6。5%,耕地占全国的65。3%,GDP 占全国的45。2%,水资源只占全国的19%, 南方四片(指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南诸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四个片区) 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全国的34。7%,GDP 占全国的54。8%,而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北方五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27 m3,仅为南方四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降水季节性的分布不匀也是造成局部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南方地区,季节性的缺水也常常导致农业受旱。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