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岩石渗透测试与渗流力学特性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地球科学 > 致密岩石渗透测试与渗流力学特性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428196
  • 丛书名: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
作者:王环玲,徐卫亚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编辑推荐
  《致密岩石渗透测试与渗流力学特性》适于水利水电、矿山、交通、环境、石油和核废料处置等行业从事岩石渗流力学和工程的科研人员使用,还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内容简介
  《致密岩石渗透测试与渗流力学特性》以致密岩石的渗流力学特性为主题,介绍致密岩石渗透特性的试验测试设备、技术、方法和理论。通过开展大量典型致密岩石在不同条件下(不同围压、不同渗压、循环加卸载、渗流应力耦合等)的渗流力学特性试验,建立围压、渗压与渗透率和孔隙度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论证气体在致密岩石中流动时存在滑脱效应现象。建立变形、屈服和破坏过程中致密岩石的渗流演化规律和渗透率演化概念模型。通过宏观和微观试验,探讨致密岩石的渗透破坏机制。
目  录

前言
第1章 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特性测试技术方法
 1.1 概述
 1.2 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特性测试系统研发
 1.3 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率测试原理与方法
  1.3.1 准静态法测试原理与方法
  1.3.2 气体压力脉冲法测试原理与方法
  1.3.3 气体流量法测试原理与方法
 1.4 致密岩石有效孔隙度测试原理与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2.1 概述
 2.2 致密岩石孔隙度与渗透率测试试验方案与程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特性测试技术方法
  1。1概述
  致密岩石渗透特性测试是研究其渗流特性的前提。标准常规的测试岩石渗透特性的方法有液体测量法和气体测量法,两种方法都是基于达西定律,采用稳流技术(Jones et al。,1980;Zeynaly-Andabily et al。,1995;Dana et al。,1999;Davy et al。,2007)。液体稳流技术测量法的适用有一定的范围,当岩石的结构致密,液体流动速率小,通过岩样微小流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流速,长时间的试验过程增大了测量误差,也制约了致密岩石渗流规律以及渗流应力耦合规律的研究。1968年,Brace等首次提出了应用瞬时压力脉冲法测量Westerly花岗岩渗透率的测量方法,由于试验过程中监测的是压力而不是流量,高精度的压力测量比流量测量容易实现,同时压力可以实时测量,这一技术节约了不少试验时间,因此瞬时压力脉冲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致密岩石渗透率的测量中(Brace,1980;Bourbie,1982;Jones,1997)。
  西南石油学院研究和发展了这种技术,并建立了瞬时脉冲试验装置(高家碧等,1991),所得测试结果与美国岩芯公司的常规气体渗透率测试仪的测试结果比较接近,说明了使用这一技术可测试渗透率低于10-17m2的致密岩石。为了缩短渗透试验时间,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开发研制了定水位法、定流量法和压力脉冲法进行测量的通用渗透试验装置(Zhang et al。,2000;张铭,2003)。但这些方法的测试精度如何,其测试结果与真实值的误差有多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当使用液体作为渗透介质,在致密岩石中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流速,长时间的试验过程增大了测量误差。
  由于液体稳流测试法的种种局限和弊端,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进而采用气体测试法。使用气体测试,其优点为:①使用惰性气体,渗透介质不与岩石固体骨架发生化学作用,岩石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②气体渗透速度快,试验时间较短,避免了长时间的试验引起泄露、温度变化等带来的测量误差;③可以直接使用达西定律来计算其流量;④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可以完成不同饱和度岩石的渗透率测定。要解决致密岩石渗透测试问题,除了需要一套适用于致密岩石渗透特性测量仪器,还需要掌握合理的测试方法和对测试结果准确性的校正,才能得到相对精确的致密岩石渗透属性(王欣,2013)。
  1。2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特性测试系统研发
  致密岩石惰性气体渗透测试试验系统由河海大学岩石力学实验室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里尔力学研究所共同开发研制。试验主体装置如图1。1所示。该试验装置围压的施加范围为0~60MPa,高精度气体流量计的测量精度为10-4MPa,渗透率测量有效值可达到10-24m2。
  图1。1致密岩石惰性气体渗透测试装置

 致密岩石渗透测试与渗流力学特性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