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

  • 版 次:5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9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1418432
作者:刘金田著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编辑推荐

     邓小平一生出访过十多个国家,他在变幻莫测的国际舞台上,留下了许多叱咤风云的手笔! 50、60年代七到莫斯科,中苏论战舌战赫鲁晓;1974年联合国讲坛上,阐述三个世界理论;1978年出访日本,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访问美国,中美握手言和;这沉甸甸的足迹,带给中国的是一次次机遇,带给世界的是和平和发展。邓小平,有着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是20世纪杰出的国际政治家。这就是这本《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要奉献给读者的。本书由刘金田著。

 
内容简介
邓小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他不止一次说过: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变幻莫测的国际舞台上,留下了许多叱咤的风云手笔。
五六十年代七到莫斯科,中苏论战舌战赫鲁晓夫;1974年联合国讲坛上,阐述三个世界理论;1978年出访日本,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出访美国,中美握手言和……它给中国带来一次次机遇,一次次推动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
他是20世纪最后25年里世界上*影响力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和传奇变幻的外交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杰出国际政治家的风采。
邓小平,有着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是20世纪杰出的国际政治家。
这就是这本《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要奉献给读者的。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由刘金田著。
作者简介

     刘金田,1959年2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员,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参加《周恩来选集》《邓小平文选》注释工作和《毛泽东选集》(1—4卷)第2版注释校订工作,参加《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编辑工作。参加撰写《邓小平年谱》《邓小平传》。主编《邓小平画传》。担任电视文献片《邓小平》《中国1978—2008}、电影《丰碑》撰稿,担任电视文献片《邓小平与浙江》《开国纪事》总撰稿。担任多媒体光盘《邓小平》的副主编、《周恩来》的总策划。主编《邓小平教育理论教程》《邓小平的历程》《邓小平生平全记录》等。著有《走出国门的邓小平》《人民中的邓小平》《邓小平视察中国》。合著《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邓小平与二十世纪政治人物》《邓小平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邓小平视察纪实》等。发表《邓小平对人民公社的历史思考》《邓小平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贡献》《邓小平对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历史贡献》等研究文章数十篇。

目  录
第一章 1.巴蜀走出一个邓希贤 2.海上见闻多 3.勤工俭学难 4.小平个子矮的原因 5.投身革命的“油印博士” 6.“我们一直把邓先生看做蒙达尼市人” 7.重返第二故乡 8.力促中法合作 9.以法国人的方式会谈 10.“向里昂人民致敬” 11.成立中法混合委员会 12.友好的声音第二章 1.赴莫斯科学习 2.苏共“二十大”风波 3.毛泽东心目中的二号接班人 4.中苏会议上的唇枪舌剑 5.中苏论战的重量级选手 6.历时1分零30秒的握手 7.中苏关系三大障碍 8.给戈尔巴乔夫的一个口信 9.华莱士的访谈 10.结束过去、开辟外来第三章 1.复出后的首次访问 2.共话“胞波”情 3.“中缅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4.领略缅甸秀美风光 5.阐明侨务政策 6.“家家户户的客人” 7.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第四章 1.践行周总理遗愿 2.“在四川点了一把火” 3.喜马拉雅山见证的友谊 4.承诺永不称霸 5.手植“中尼友谊树” 6.“意义非常重大的访问”第五章 1.首访朝鲜老朋友 2.获赠“千里马徽章” 3.鲜血凝成的友谊 4.“今后有事,你就找小平谈” 5.二访朝鲜话别情 6.“中朝友谊万古长青”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与金日成的个人友谊第六章 1.“您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艳阳天” 2.曲曲折折的中日关系 3.签订中日友好条约 4.意外的拥抱 5.拜会裕仁天皇 6.会晤福田首相 7.寻求长生不老药 8.公明党的努力 9.提出“小康社会”构想 10.“饮水不忘掘井人” 11.再会福田 12.“矮个子巨人”的幽默 13.“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 14.新干线的启示 15.周总理的岚山情结 16.访问奈良市 17.参观“松下王国” 18.日本刮起“邓小平旋风” 19.发展中日关系任重而道远第七章 1.历史性的访问 2.拜会普密蓬国王、江萨总理 3.一石激起千层浪 4.广泛的合作 5.互赠国礼 6.宗教仪式与世俗活动 7.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8.参观渔业研究所和葡萄园 9.不寻常的“家宴” 10.计划外的行程 11.出席记者招待会 12.观看军事和文艺表演 13.为友谊举杯 14.郑重的承诺 15.圆满的结束第八章 1.飞临马来亚 2.“橡胶王国” 3.携手共反霸 4.感怀故人 5.马来西亚的经验 6.愉快的会谈 7.再谈华侨政策 8.中马友谊新的里程碑 9.友好的回访第九章 1.东南亚之行的最后一站 2.重申中国永不称霸 3.在新兴工业区“取经” 4.向世界敞开大门第十章 1.“亮相”国际舞台 2.对垒超级大国 3.阐述“三个世界”理论 4.不辱使命 5.马拉松式的谈判 6.中美关系正常化 7.去美国“拜年” 8.一诺千金 9.“我们无所不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10.“煮酒论英雄” 11.政治奥林匹克奖 12.而今迈步从头越 13.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14.“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15.捐弃前嫌,携手开创未来 16.基辛格眼中的邓小平 17.一顶白色牛仔帽 18.架起太平洋上的桥梁 19.“小平效应”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邓小平在法国度过了长达四年的“勤工”生活,几十年后他不止一次地说:我个子不高的原因就是在法国工厂做工时活太累、吃不饱。
1921年4月初,辍学的邓小平和另外11名中国学生来到法国南部的重工业城市克鲁梭的施奈德钢铁厂做工。
邓小平后来说:“一到法国,听先到的勤工俭学生介绍,知道那时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两年,所需劳动力已不似大战期间那样紧迫,找工作已不大容易,工资也不高,用勤工方法来俭学,已不可能。随着我们自己的切身体验,也证明了却是这样,做工所得,糊口都困难,哪还能读书进学堂呢。于是,那些‘工业救国’、‘学点本事’等等幻想,变成了泡影。”施奈德钢铁厂是法国最大的军火工厂,有3万多工人。一次大战期间曾大批招募外籍工人,中国劳工就有上千人,是勤工俭学生比较集中的一个工厂。在邓小平等来此之前,罗学瓒、陈毅、萧三等都在这里做工,与邓小平同进或稍后的还有赵世炎、李立三、傅钟等人。
邓小平是作为散工被招进厂的,随即签订了两年合同。在这个工厂里,中国学生的工资很低,固定工资每天有12~14法郎,按法国的规定,不满18岁的只能当学徒工,每天工资10法郎,还要从中扣除l法郎,待两年合同期满时再一并发还,并奖励200法郎。但倘若无故退工,则所扣的钱作为赔偿费用。
现存的施奈德工厂的档案中,还有当年邓小平的招工登记卡,上面写明:邓希贤,16岁,工人编号为07396,进厂注册日期是1921年4月2日,由哥隆勃中法工人委员会送派,来自巴耶中学。
邓小平被分配当一名轧钢工。这个工种劳动强度很大,又非常危险,每天工作10个小时,有时还要加班,这对正在长身体的邓小平来说确实不堪重负。60年后当他回忆这段生活时,特别谈到当时“做很重的劳动”。
当时的吃住条件也很差,20多人住1间大屋。只吃面包,没有肉菜,杂费开支还不小,像邓小平这样的学徒工,更是十分拮据,连日常生活都不能支持。邓小平曾说过,在克鲁梭拉红铁,作了一个月的苦工,赚的钱连饭都吃不饱,还倒赔了100多法郎。
干了20多天,邓小平辞去了在施奈德工厂的这份工作,离开了克鲁梭,回到巴黎的华法教育会,一直到1922年2月,他都住在这里。在此期间,他靠从华法教育会每天领取5.6法郎的微薄补助(这点补助到10月份也停止了)和打短工以维持生活。邓小平回忆说他做过饭馆的招待,在火车站、码头帮助运送货物、搬运行李,在建筑工地推砖、扛水泥,以及做过清洁工、清扫垃圾等等。
这期间他参加了5月20日由王若飞、陈毅、刘伯坚、李慰农等发起的243名勤工俭学生联名写信给蔡元培,要求将里昂中法大学和中比大学改办工学院以解决勤工俭学学生求学问题。

 走出国门的领袖邓小平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