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大师魏喜奎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曲剧大师魏喜奎传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4098521
作者:周桓,魏喜奎 著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内容简介
一代曲剧伶人的故事,定格成绚烂虹霓。朱颜笑口,暗香盈袖。宛转河,三千清音袅袅。新人如是,除却戏苑无此曲。不是一鸣惊人,她,和诸多同时的文化名人一样,在个人经历中,融选无限辛酸和坎坷。她却一鸣惊人,创奉调大鼓、北京曲剧,成就的何止是个人的辉煌?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目  录
前言
序一
序二
楔子
 奉调曲剧 连创大功竞
 绝后空前 世上独一家
第一章 我怎样走上舞台
 一 出生唐山 幻想耍皮影
 二 谋生营口 邂逅遇师叔
 三 应邀天津 家庭遭厄运
 四 困居盘山 庙会初试唱
 五 滞留蓟县 苦练基本功
 六 旅居南市 一心学评戏
 七 初到北京 登台露锋芒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我怎样走上舞台
  一 出生山 幻想要皮影
  旧社会,人分三流九等。在“第三流”的劳动群众中,说书的、唱戏的、唱曲的、卖艺的又算是最低一等。那时管干这行的叫做“下九流”;卖的力气大,熬的时间长,可挣的钱最少。而且走到哪里,都得受欺侮。那时候,艺人们有句话:“笤帚疙瘩戴上帽子,也能欺侮你!”艺术好的,演唱成了名,挣到的钱能多一点儿,社会地位好像提高了一点儿,可实际上仍然是任人宰割的对象。那些有钱的、有势的,腿粗的、胳膊根儿硬的,都想从你这儿找到各种便宜。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你就范。没有点儿“道行”,还真逃不出他们手心儿去。所以,在旧社会,谁家里只要有点儿法子,也不肯让自己的儿女去学艺。一九二六年八月,我出生在一个说书、唱曲儿的艺人家庭里。境遇所迫,我不得不走上卖艺的道路。
我原籍京东,家在东八县中的蓟县。可是我却落生在唐山。因为我父亲魏永富,那时正在唐山定居演唱。我父亲当时三十七岁,以说唱乐亭大鼓为业;我爷爷当时已经六十开外,给父亲弹弦;还有我的同父异母哥哥魏宝华已经二十岁,嫂子金兰英,比哥哥小几岁,也跟着一同卖艺。嫂子同样说唱乐亭大鼓,由哥哥给她弹弦。我母亲是续娶的外行,随同流动,主要伺候全家的起居饮食。
我父亲是北方著名曲艺老艺人王祯禄的徒弟。王祯禄久占北京,以说唱乐亭大鼓长书为业;除此以外,他也能唱别的曲艺,又能弹弦子。内行管这叫做“肚子里阔”(就是会的玩艺多)。因此走近前来向他投师学艺的大有人在。学成后或回到原来的地方作艺,或走南闯北,这么一来,他的徒弟就遍天下了。……

 曲剧大师魏喜奎传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