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作品集(共二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吴建民作品集(共二册)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0198798
作者:吴建民 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编辑推荐
  《外交案例》是吴建民先生五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二十五年的驻外经历,温文尔雅,侃侃而谈,19个外交案例的精彩集萃,外交教科书的典范。
  《外交案例Ⅱ》是吴建民先生回眸外交风云、评点世界局势的**力作,一部中国外交案例课程的必读教材,外交官从事一线工作的重要指南。

 

 
内容简介
  《外交案例》是19个外交案例的精彩集萃。资深外交家吴建民先生以其五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二十五年的驻外经历,为我们讲述了20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的艰辛历程与辉煌业绩,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外交图景。
  本书追溯了外交前驱顾维钧先生和伟人外交家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魄力与智慧,详解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渐崛起的中国如何通过外交途径冲破坚冰,走出困境,并运用多边外交合理解决国际争端,彰显大国风范,同时促成国家元首之间的高层互访,以及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风云变幻,重大事件层出不穷,本书还首次披露了中方对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以及“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理细节。
  本书是吴建民先生在外交学院讲课的外交案例,层次分明,平实简洁,凸显了一位外交家的严谨与儒雅,堪称外交教科书的典范。
  《外交案例Ⅱ》本书作为吴建民先生《外交案例》的续册,是作者回眸外交风云、评点世界局势的*力作,既是一部中国外交案例课程的必读教材,又是外交官从事一线工作的重要指南。
作者简介

吴建民,现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等。

他出生于1939年,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他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在他五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等职。他曾于2003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2003年,吴建民荣获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的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

吴建民先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语言生动、富有创见,他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尤其善于交流沟通。他坚持不懈地利用一切机会,以外国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把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极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当代中国推向国际,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  录
外交案例Ⅱ


第一部分 外交大智慧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
韩叙大使1989年在美国棕榈滩论坛俱乐部的演讲
第二部分 逆境外交
1989年斯考克罗夫特两次访华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
1991年美国国务卿贝克访华
1992年李鹏总理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年会并访问西欧
第三部分 首脑外交
1993年江泽民主席出席APEC首次峰会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外交案例》
  第一部分外交大智慧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
  顾维钧1888年生于上海,1904年8月赴美留学。1912年,正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顾维钧,接受了刚刚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邀请,返回中国担任总统府英文秘书。1915年,顾维钧出任中国驻美国公使。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出席巴黎和会。
  顾维钧是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外交家。有人曾问过晚年的顾维钧,搞了一辈子外交,最得意之举是什么?他回答说是巴黎和会。其女儿顾菊珍说:“中国现代史表明,先父顾维钧是在国际会议上对列强说‘不’的第一人。”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使日本通过和约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企图受挫,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案例着重研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代表中国拒签对德和约的情况。
  一、背景
  (一)中国与“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中国人觉得在欧洲打仗离中国很远,与我关系不大。中国政府遂宣布中立,并照会各国,声明在战争中不参加任何一方。交战国均表示承认中国为独立国。不久,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在中国参战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协约国为拉中国参战,曾许诺“保证中国会取得大国的地位”。1917年8月14日,中国政府对德奥宣战。中国宣布参战后并没有派兵到欧洲作战,但曾派遣华工前往法国和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为协约国集团战地效力,并且为协约国家提供了大批粮食等援助。
  “中国参战后,协约国相继向中国保证,支持中国享有国际大国地位,并于9月8日对中国所提出的参战条件作了答复,同意:一、庚子赔款暂缓5年偿还(俄国只允暂缓一部分),不另加利息,并撤销对德奥的赔款;二、增加5%关税的原则,具体办法另行议定;三、天津周围20里内中国军队可以暂时驻扎,以防范德奥两国侨民的行动。”
  ……
  外交案例Ⅱ

 吴建民作品集(共二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