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0098616
  • 丛书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
作者:杨启先 等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内容简介
中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内涵。本书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关于“中国改革重大基本理论”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反映了研究者对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丰富历史进程的思考。全书共分五章,前三章以改革实践与理论的互动轨迹分析为基础,试图对改革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加以勾画;第四章在描述改革形成的新体制运行矛盾基础上,就一些重要的基本理论或基本理念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第五章则以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带来的重大社会变化为背景,提出了法治对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并试图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框架和基本途径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目  录
第一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解构
 第一节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
一、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革的体制背景
二、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革的现实条件
三、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革的经验与局限
 第二节 沿海经济特区的创立
一、建立经济特区前的对外关系背景
二、为什么要建立经济特区
三、经济特区的体制性贡献与历史局限
 第三节 中央计划配置资源权力的下放
一、中央计划权力下放的初衷
二、搞活国营企业
三、“双轨制”并存与冲突
 第四节 一般的理论描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解构
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的中国经济改革,是以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为起点的。在此之前,计划经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改革的初衷并非是要最终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而是要逐步完善这一体制。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从50年代建立之初开始,就已经暴露出其严重的体制缺陷,中国曾进行过多次克服这种缺陷的努力。这些努力虽然在传统意识形态制约下没有成功,但却留下了日后改革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因此,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在理论上表现为反映现实要求对传统意识形态的突破,在实践上则主要是重新“移植”历史经验。至于改革的结果没有“完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被“解构”,完全是经济规律使然。这也突出了中国改革始终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实践导向”成为中国改革的重要特征。
  第一节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
中国20世纪发生了三次规模巨大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第一次是50年代初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从地主所有制向自耕农所有制的改革;第二次是50年代中后期通过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推行的从自耕农制度向集体所有制的改革;第三次是80年代初完成的从集体所有制向家庭(自耕农)使用制的改革。历史地看,第一次和第三次改革普遍被认为是成功的,第二次改革显然是不成功的或失败的。这种判断并非单纯基于生产效率或产出总量,重要的是看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否,因为无论从社会主义的观点还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看,任何改革成功的判断都必须与最终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和福利水平相联系。本报告认为,总结1978年以来的农村改革经验,尽管可以从多种角度分析和研究。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历史和实践的观点。
一、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革的体制背景
1978年改革前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是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人民公社制度。这种制度严格地说并不能称之为“土地经营”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名义上是集体所有,但集体在生产组织、决策、收入分配等方面并没有多少自主权;集体所有者的代表是来自行政授权的干部,并非集体内部成员自愿选择。这种“政社合一”的体制,决定了所谓集体仅仅是个劳动的集体。或者是一个生产单位,集体“经营”是谈不上的。
人民公社体制的低效和缺乏激励机制。并非只是在改革前夕才被人们所认识。从人民公社诞生之日起到改革开放前。农民自发的或基层干部鼓励的各种形式“包干”曾经多次出现过。但为什么这种体制能够产生,并且长期得以维持?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难以深刻理解始于1978年的中国农村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划时代意义,并且将影响到对于未来改革走向的把握。
书摘插画
插图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