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的运作:德国视角(译著)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理论法学 > 法律语言的运作:德国视角(译著)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5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2042709
作者:(德)科尼夫卡 著,程乐,吕加 译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编辑推荐

     这本《法律语言的运作--德国视角》所反映的是法律语言学家在德国的情形。正如作者汉尼斯·科尼夫卡所指,该书主要识别一些匿名文件的作者、分析语言以判定是否有诽谤发生,以及帮助解决商标侵权案件。这些年来,本书作者已经处理过很多类似的案件,积累了大量可以与英语国家的语言学家们分享的知识和经验。

 
内容简介

     《法律语言的运作--德国视角》是作者汉尼斯·科尼夫卡对自己过去 35年时间里所从事的法律语言学工作的详细记述,尤其是对70年代以来德国专家证据领域进行了深度探讨。《法律语言的运作--德国视角》涵盖了该领域的所有主要方面,指出研究中的问题,并概述了法律语言学以后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美国和德国法律体系的对比。

目  录
法律与语言:交汇处(代总序)译者序序言致谢导论德国语言专家证言在法庭内外的应用德国司法语境下语言专家证言的变化范围章节综述及论文来源第一部分 法律语言学的跨学科地位第一章 法律语言学的“亲属”及“邻居”——跨学科视角1.1 简介1.2 跨学科性:观点与基本原理1.3 法律语音学和,法律语言学的结构异同第二部分 德国法律语言学的早期研究第二章 语言学家作为德国法庭上的专家证人——以1970年代为视角2.1 引言2.2 应用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2.3 “法律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地位及语言专家意见的总体目标2.4 案件A:分析文本含义2.5 案例B:对原信息的出版更正或重述?2.6 案例C:已出版文章的作者争议2.7 案例D:有关工作委员会会议记录真实性的争议2.8 案例E:伪造的公司文件2.9 法律语言专家意见在判定作者归属时的一些方法特点2.1 0案例I2.1 l案例Ⅱ第三章 法律语言的现状和任务——作者分析3.1 简介3.2 论题1:语言学中的“个人习语”3.3 论题2:“法律语言学”这一术语3.4 论题3:法律语言学作为一门辅助性学科3.5 论题4:“特征”作为语言学术语3.6 论题5:作者分析的方法3.7 论题6:理论思考的需求3.8 论题7:法律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3.9 论题8:法律语言学的次领域3.10 论题9: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3.11 论题10:社会语言学框架内的法律语言学匿名作者分析3.12 论题11:特定说话者行为的动态材料3.13 论题12:语言学中的“区别诊断”3.14 论题13:跨学科视角3.15 论题14:对研究与案例的文献编集第四章 作为语言行为材料的“口令”4.1 简介4.2 概念的起源和历史4.3 口令的描述性特征4.4 口令显著的结构特征4.5 口令的有效定义和发生领域4.6 总结第三部分 德国法律语言学的后续研究第五章 德国:文字诽谤、语言学家和诉讼5.1 引言5.2 德国侮辱诽谤法5.3 侮辱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基本数据统计5.4 德国诽谤法律之间的差异5.5 一个典型侮辱案例:现代德语中的“情人”一词5.6 争论点5.7 法官与语言学家需相互学习的地方5.8 语言学家专家意见在法庭内外的作用95.9 展望和未来的任务5.10 附录I:实践评论5.11 附录Ⅱ:一份语言专家意见原文第六章 对作者和书写/打字者的一种尝试性分类6.1 简介6.2 变化层面6.3 对罪证文本作者和书写者的特征以及变化的尝试性分类6.4 文本类型的应用语言学分类和刑法学分类之间的关系第七章 法律语言学作者归属中拼写材料的体系及证明潜势7.1 简介7.2 拼写行为材料和匿名作者分析7.3 匿名作者分析中书面语言行为材料的状况及其功能7.4 对法律语言作者归属中不明确的拼写材料的描述7.5 总结第八章 法律语言作者分析中的拼写材料8.1 简介8.2 真实匿名信中的拼写材料8.3 拼写行为连续体以及“特质系数”对方法论的影响8.4 语言学和拼写特征在特定类型文本中的分布和局限性8.5 总结第四部分 展望以及未来的任务第九章 语言和法律:一些需求9.1 简介9.2 语言学家和法学家:自身以及相互的误解9.3 司法互动中的问题:“职业技巧”9.4 语言学基础研究和跨学科方案的固有缺陷9.5 羔结第十章 展望参考书目作者索引德文关键词索引英文关键词索引

 法律语言的运作:德国视角(译著)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