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6620298
作者:闵捷 著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编辑推荐

大家云集:本书中采写的文化、艺术、科学界以及人文学者都极富影响力,像冰心、夏衍、杨绛、季羡林、金庸、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陈逸飞、李政道、杨振宁、厉以宁、林毅夫等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家,记者亲历采访,有**手的精彩故事呈现给读者。

作者权威:作者为多年从事文化名人报道新华社高级记者,她采写的《访李政道博士》和《送别冰心》收入中小学课本,足见其权性。

读者面广:本书适合大中小学生、教师、知识分子、文艺青年等阅读。对文化名家**手的贴身采访,可读性非常强,配合中小学教学以及大学新闻系辅助教材,都是极好的补充。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作者闵捷独家采访过的40位科学文化大家的人生故事。他们有的是作家,如冰心、夏衍、端木蕻良等;有的是画家,如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陈逸飞等;有的是科学家,如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他们对中国与世界的思考,极其深刻而有意义,并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2年开始,作为新华社记者的闵捷,开始采访这些曾经被仰望得像山一样的文化大师。这些在巨大的光环下生存的人们,其实与普通人一样也有各自的苦乐人生。在本书中,作者力图透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以全新视角勾勒出这些文化名流的独特成长历程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度思考,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产生深远影响。书中还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若非当事人亲述可能很难为后人所了解。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人物,在后期写作中部分章节还增加了后记部分,将后来的进展及相关情况补充进去,尽可能让读者看到故事的全貌。

作者简介

闵捷,新华社高级记者。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8年赴美国,后就读于纽约大学。九十年代回国后从事过文学创作,中篇小说《浮云》《纽约的天空》等上世纪90年代发表于《十月》《青春》等文学杂志。1992年进入新华社对外部从事对外报道工作,现任职于新华社亚太总分社。作为资深媒体人,曾采访过近百位文化、艺术及科技界名人,包括冰心、杨绛、端木蕻良、季羡林、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陈逸飞、靳尚谊、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吴文俊等,在海内外播发后产生很大反响。其中<访李政道博士>被粤教版《高中语文》纳入中学教材,自2005年起沿用至今。2013年,原载于《钟山》杂志的长篇纪实文学《“留法三剑客”演绎画坛传奇——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的艺术人生》,产生较大反响,后被《新华文摘》转载。

目  录
一、文学:感性的天空

冰心:繁星消逝真爱长留
文坛三老:世纪友情感动人心
杨绛、钱钟书:情牵携手到白头
老舍:丹柿小院的回忆
夏衍:一位世纪老人的人生蒙太奇
曹禺:人生如戏
季羡林:中西文化之比较观
林徽因: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端木蕻良:晚年写《曹雪芹》的日子
杨沫:最后的烛光
钟敬文:“中国民俗学之父”的淡泊人生
金庸:侠肝义胆一书生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李政道:我给毛主席演示对称

2001年10月12日,秋天里典型的凉爽天气,我从市中心匆匆赶往位于中关村的高等科技中心。高等科技中心位于物理所的四层,采访安排在一间大会议室里,墙上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引起了我的注意。仔细观看,原来是一幅精美的双面绣,是根据模拟宇宙大爆炸的实验图片创作的。下面是李政道先生的题诗:问君家何处,来自混沌初。
  等了一会儿,李政道先生来了。他穿了一件棕色暗格的毛衣,红色细格子衬衫,灰白的头发,睿智的眼睛,智慧和热情经过多年的积淀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位75岁的老人,是一位涵养极深又酷爱艺术的大科学家,他恰到好处地融合了科学家的严谨和艺术家的洒脱。落座之后,我发现他的鞋很特别:那是一双布面棉鞋,轻便、保暖,很传统的式样却是十足的贴心设计,让人联想起无足,履之适那句古语。

牵头CUSPEA向邓小平建议派出精英留学

还是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听物理系的博士生提到一个名字:T.D.Lee,他就是李政道。那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事,李政道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物理系的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是考CUSPEA(通过中美物理联合考试录取赴美留学的研究生)到美国的,而这个交流项目正是李政道向邓小平建议后得以实施的,这些学生也因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

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著名的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多年来与中国领导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以他独特的影响力为中国科技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1974年,他与夫人秦惠莙带着他们18岁的儿子回国探亲访友,在北京,毛泽东主席接见了李政道博士。当时的报道说,他们进行了“极为亲切的谈话”。

11年之后的1985年,李政道在与邓小平会见之前,写就了长达一万多字的“建议书”,认为“翻两番要靠科学技术”。他当时就预言:未来世界科技领袖将大部分是华人。他说:“本世纪末全世界各个科技领域的领袖是从哪里来的?绝大多数是来自今日各有关的研究院。现在世界上各主要的科技研究院中,可以说前四分之一成绩优秀的研究生基本上就组成了将来的科技中心领导人物。目前这类的研究院以美国为主,而在美国,其中优秀的研究生相当一部分是中国的留学生。”如何吸引这批留学生回国,正是李政道与邓小平探讨的话题。

1985年7月16日,邓小平接见李政道时,李政道谈了希望国内办好博士后流动站的想法,并提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建议。他说:“我们的竞争不光是在经济上,也在科技发展上,不仅需要跟人家拉平,而且要领先。要领先就一定要有一支精锐的、有独立创造性的、能够突破的队伍,今后的博士后人才就是将来的这个队伍。到那时,世界科技领域的局面就会大为改观。”邓小平非常赞成他的意见,说:“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后来李政道的建议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当年盛况两位年轻的诺贝尔获奖者
  

为了准备这次采访,我调阅了自1957年至今有关李政道的大量剪报资料,其中有一份1957年12月22日的香港报纸,报道了当年李政道、杨振宁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时的情景:这两位中国科学家,这次在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大厅中抢尽了镜头。首先,因为他们是中国人,而这次又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荣获诺贝尔奖;其次是他们两人都很年轻(李政道只有30岁,杨振宁也不过35岁),并非白发苍苍。据斯德哥尔摩的消息说,他们看来那么年轻,和整个仪式几乎都不相称。’”

报道说:他们这两对夫妇,那天在授奖典礼上,受到每一个人的热烈赞贺和欣羡。记者们都争着抢拍他们的镜头。瑞典国王和王后首先对他们鼓掌,那辉煌的大厅中,马上掌声如雷,十分动人。他们坐在第一排,紧靠着瑞典国王和王后。李太太和杨太太,在那音乐大厅里,和一般身材高大的瑞典女宾相形之下,看来有点像洋娃娃
  那份报纸上还配了一张图片,是他们两对夫妇的合影,那么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那么敏锐、智慧、热情的眼睛,可以想见他们是以怎样的锐气打破学术暮气而成为崭新亮点的。

“不相信上帝是左撇子”的鲍利输

当年杨振宁、李政道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大胆假设的时候,一位非常著名的大科学家鲍利就曾说过:我不相信上帝是一个惯用左手的左撇子,我准备下极大的赌注,来赌实验将显示出对称的结果。

在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中,宇称守恒定律被俗称为左右对称定律,在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之前,它一直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按照这一定律,两个可以互为镜像的基本粒子,具有同样的物理性质。在过去,任何物理学上的理论,只要违反了“宇称守恒定律”,就会马上遭到否决。而李政道和杨振宁步入物理学研究领域之际,正是粒子物理发展的一个全新时期,被科学家称为“二次世界大战后物理学最兴奋的年代”。李、杨在研究中对“宇称守恒定律”提出大胆的质疑,即它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1956年6月,他们完成了题为“对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的质疑”的经典论文。为了用实验证明这一大胆的设想,与李政道同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领导了一个实验小组,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设备进行验证。最后,终于证实了李政道好杨振宁的理论,由此宣告宇称守恒定律这个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在弱相互作用下予以推翻。
  不相信上帝是左撇子的鲍利输了,他很庆幸那个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形诸文字,但是这个结果确实给包括他在内的科学界极大的震撼。国际物理学界认为,李、杨两位教授的发现,在现代科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甚至把这个发现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认为这个原理的发现将为今后建立新的物理学定律扫清道路,这些定律可能会揭示宇宙的秘密,而物质和空间作为一门科学也将发生根本的改观。所以,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就给了这两位年轻人。

堪称中国“物理之父”的吴大猷先生在回忆李政道时说,大学时代的李政道非常勤奋,天赋很高。“我无论给他什么样的书和题目,他都能很快读完做完,并又来要更多的。我从他做题的步骤和方法上,很快发现他思想敏捷的程度,大大异乎于常人。”正是基于对李政道的天赋与勤奋的赞赏,吴大猷在李政道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情况下即推荐他赴美留学深造,后来李政道果然不负众望。吴大猷后来谦逊地说:“李、杨成就卓然,时人常提到二人是我的学生,是我精心培植出来的,尤以李与我的机遇更传为美谈。其实,我们不过适逢相会,只是在彼时彼地恰巧遇上而已。譬如两颗钻石,不管你把它们放在哪里,它们还是钻石。”198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