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讲义(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医 > 内经讲义(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 版 次:1
  • 页 数:211
  • 字 数:332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2302178
  • 丛书名: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中医、针灸专业用
作者:程士德 主编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1984年12月 
内容简介
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初版迄今已历二十余年。其间曾进行了几次修改再版,对系统整理中医药理论、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中医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原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并适应当前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各学科编审小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一九八二年四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力求使这套新教材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方面,都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出发,注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又尽量减少了各学科问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通过全体编写人员的努力和全国中医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陆续编写完毕。
目  录
正篇
 1 绪论
 1.1 《内经》的沿革
  1.1.1 成书的时代和作者
  1.1.2 书名的由来
  1.1.3 《内经》的变革
  1.2 《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
  1.2.1 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1.2.1.1 精气是产生和构成万物的本源
   1.2.1.2 生命的唯物观
   1.2.1.3 生命的对立统一观
   1.2.1.4 生命的运动观
  1.2.2 “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
   1.2.2.1 五脏系统的联系结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正篇
  1 绪论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发展史上所出现的许多著名医学家和不少医学流派,从其学术思想和继承性来说,基本上都是从《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基础理论课程。
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千百年来,中医学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繁衍中华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与《内经》的理论体系分不开的。因此,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内经》,尊之为“医家之宗”,成为学习中医学必读的古典医籍。
  1.1 《内经》的沿革
 1.1.1 成书的时代和作者
  历代不少史学家和医学家们对《内经》编纂成书的时代进行了考证,一般认为当在先秦战国,但也有认为是西汉时代的作品。
《内经》成编于战国,明、清以来的学者多倾向于此说。如明.方以智《通雅》说:“谓守其业而浸广之,《灵枢》、《素问》也,皆周末笔。”“业”,指医学。“浸广”,发扬光大的意思。“周末”,即先秦战国时代。又如清.魏荔彤《伤寒论本义·自序》说:“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于上古”。轩岐之书,这里即指《内经》。近代《中国医学史》讲义(一九七四年版)也说:“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多种医学著作,其中《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这不仅明确指出《内经》成书在战国,而且还说明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

 内经讲义(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