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档案(3版)[全译修订本](封存六十年 惟一读者斯大林)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希特勒档案(3版)[全译修订本](封存六十年 惟一读者斯大林)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420000
  • 印刷时间:2012年05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0847110
作者:(德)亨.埃伯利,马.乌尔 编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编辑推荐

  对于德国纳粹集团的头目、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希特勒,已经有相当多的著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其中翻译介绍到我国的有威廉?夏依勒著《第三帝国的兴亡》、约翰?托兰著《希特勒》、吉尔里著《希特勒和纳粹主义》等。这些作品内容都比较详尽,在很大程度上分析了希特勒从年轻时落魄街头、无人欣赏到拼凑**组织、发动暴乱并在特殊的形势下欺骗群众、获得政权,*终发起世界大战、为历史所唾弃的过程,揭示了他凶恶残忍、顽固偏执的性格特征,对于他的某些生活细节,如在上萨尔茨堡的城堡和柏林掩体中的生活、与情妇爱娃和其他同党的关系等,也有所涉及。不过,这些著作也都有一个不足之处:它们的作者尽管精通历史,也查阅了大量记录,但大多属于学者的转述和评价,对于希特勒的活动,特别是战争后期的大量隐秘活动和他覆灭、死亡的过程,缺乏**手的资料和亲历者的见证,以至于希特勒没有自杀、甚至战后还隐居了几十年之类的说法一时流传甚广。
  而《希特勒档案》一书的**价值就在于填补了上述空白。这本书的来历颇有传奇色彩。纳粹德国覆灭之后,希特勒的管家林格和私人副官京舍都被苏联红军逮捕。苏联内务部的一个小组对他们做了专门的审讯,以搞清希特勒在战争期间——尤其是*后几年的活动,确认其死亡的过程。这一审讯受到苏联**统帅——斯大林的委托,因此在审讯之后,苏联内务部的工作人员根据审讯记录和这两个人写的材料,编辑了详尽的《希特勒档案》。由于它内容的独特、真实,更由于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新发展,这一档案始终在前苏联处于绝密状态。前苏联解体后,它又被保存在俄罗斯总统的私人档案室里,但已经作为普通档案被忽视,还险些被作为弃置材料处理。直到本书编者之——乌尔到俄罗斯进行研究时发现了它,才重见天日。
  本书在文笔上也很有自己的特色。一般的历史学术著作,容易陷入冗长的论述和大量数据的列举之中,对历史人物的叙述也容易牵扯作者的主观看法,这都使一般的读者望而却步。而本书的内容基本上出于当事人对事件的亲历,叙述生动真实,并插有大量对话。对于希特勒以及周围的帮凶,编辑者并没有加以明显的丑化,而是通过生活与工作的场景中自然的描绘揭示他们的罪恶和穷途末路。另外,本书的注解和附录详实可信,内容丰富。在学术上也有较高价值。

 
内容简介

  《希特勒档案》(原书名Das Buch Hitler)是一部罕见的特殊资料,由前苏联内务委员会根据两个在希特勒身边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人——希特勒的私人副官奥托?京舍(Otto Guensche)和希特勒的管家海因茨?林格(Heinz Linge)的受审记录整理而成。作为绝密资料,在近60年的时间里只有斯大林一人读过。
  由于历史原因,有关希特勒和纳粹德国核心人物活动的许多文字材料都毁于战火,因此,这份历时4年多时间、经过专业审讯人员反复审查的资料更为真实和珍贵。它不仅讲述了希特勒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和情绪变化,以及爱娃?勃劳恩、戈培尔夫人等纳粹女人们空虚而奢靡的生活,更披露了没有文字记录的德军核心军事会议和高层争斗。为从更深程度上研究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头目及其活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目  录

出版人序
希特勒档案
莫斯科,俄罗斯当代历史档案馆
苏共中央档案室藏462a号档案
第30号索引第5区
出版人后记
人物生平
鸣谢

前  言
在数次精读本书之后,笔者作为二战史和德国史的爱好者心生感慨,既为书中大量的对希特勒的政治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感到好奇和过瘾,又对他反复无常、惨无人道的怪异想法感到愤恨。作为历史资料,本书除了在开始部分进行了一些文学性的描绘外,从1935年以后的记述,就完全体现了对以上述二人为首的德国战俘的供述的改写。特别是到了战争后期,很多希特勒的行动和言论,本书的记载不见于其他史料,很多秘密军事会议可能被德国战犯在二战后的审判中有意无意地隐瞒,也仅见于本书。另外,对于希特勒的众多私人生活场景以及他的身体状况,林格和京舍的供述的可信性显然超过了此前二手资料的记述。
而且,由于主要的供述来自林格和京舍两人,编辑者肯定对二人的陈述内容做了比较和对照,这就保证了本书内容的更加准确。另外,正如本书的德国出版社指出的,两人与希特勒的联系侧重点有所不同,林格主要接触希特勒的私人生活,所以他大量的回忆了希特勒在上萨尔茨山中、在东线以及柏林的掩体中的生活,揭示了他周围的亲属、同党和下级的面貌,描述客观详细,很能满足读者的求知渴望。京舍是职业军人,所以对于二战的发展有着清晰而独特的认识。通过他的回忆,读者可以了解法西斯德国和它的魔头希特勒从狂妄地发动侵略战争到在东线战场被苏军挫败,以及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困兽犹斗、歇斯底里地不顾德国人民的生存顽抗到底以至覆灭的全过程。对二战军事史感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把本书和此前出版的一些专著参照阅读,可以在很多细节上进行补充和纠正,对于一些与通说不一致的论述,本书的编辑都做了脚注,凸现了本书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媒体评论

  亨·埃伯利:德国哈勒大学历史学教授
  马·乌尔:德国慕尼黑—柏林当代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希特勒用下列话语向他的亲信们道出了他枪杀罗姆的真正原因:“我不许别人再同我开玩笑!我这样做是要警告所有隐藏的和公开的敌人!我不是老派的总理。我是希特勒!党和国家只有一个统治者,那就是我!”
  “我不是俾斯麦”——清洗冲锋队
  曾经的二等兵希特勒十分激动:他怀疑自己的行为能否符合这个上层社会的规矩,这一怀疑折磨着他。他沿着为客人们准备好的宴桌,不时地将一把把餐具摆正。就在客人们快要到达之前,他还对着镜子再次练习了一遍他走到那些“贵人们”面前时想有的面部表情。
  上萨尔茨山的“山庄”——首次接见企业界、金融界巨头——庆祝“啤酒馆政变”12周年
  希特勒与爱娃?勃劳恩的关系一目了然是不正常的。在山庄,爱娃经常带着哭肿的眼睛和痛苦的神情。女仆们常发现她哭得像个泪人儿。希特勒周围的人说,爱娃?勃劳恩是蹲在一只“金鸟笼”里,作为希特勒的情妇,注定了要过痛苦的一生。
  恢复莱茵兰的军事化——爱娃?勃劳恩——干预西班牙内战——重新武装德军
  希特勒像往常一样背对着窗户坐着,面孔笼罩在阴影里。张伯伦坐在他左首,显得忧心忡忡,不知所措。达拉第和墨索里尼在希特勒左侧的沙发上坐下来:两人都摆出一脸庄重、果决的神情。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就这样开始了。
  吞并奥地利——慕尼黑会议——新总理府——完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宣布德国对波兰宣战的演讲在国会引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外交官包厢里,日本和意大利大使一个劲儿地鼓掌。
  吞并梅梅尔——50岁生日——闪击波兰——慕尼黑啤酒馆爆炸案
  当晚京舍就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参加贡比涅森林里的谈判,负责希特勒的个人安全。他要京舍站在将车厢隔成两部分的玻璃墙的门旁,以便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他将近2米高的全身。他接到命令,如果法国代表团的成员中有谁胆敢对希特勒举止失礼的话,他就开枪。
  与“阿道夫?希特勒”旗卫队共度圣诞节——占领挪威、丹麦——进攻法国——“狼峡”——法国投降——赫斯去了英国
  有关东线战况的会议进行得越来越暴躁。希特勒大喊大叫,拿拳头捶桌子,指责将军们不懂作战。遭到希特勒痛骂后,将军们常冲出会议室来到掩体过道里,试图重新恢复冷静。

 希特勒档案(3版)[全译修订本](封存六十年 惟一读者斯大林)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