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葡萄常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葡萄常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5015996
  • 丛书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作者:韩春鸣 著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内容简介
     “葡萄常”是以制作工艺品玻璃葡萄而名满天下 的手工家族的称谓。该技艺传女不传男,*女性传 承人,《葡萄常》讲述几代传承人的故事,包含详细 技艺介绍,故事性强。
作者简介
    韩春鸣,北京知名作家,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以创作历史题材传记文学见长,已出版多部文学作品。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从清朝走来的小作坊
第一节 没有慈禧就没有百年历史的“葡萄常”
第二节 “天义常”好景不长
第三节 不同寻常的抉择
第四节 男人们留下的遗憾
第二章
五星红旗下的“葡萄常五处女”
第一节 毛泽东与“葡萄常”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葡萄常”
第三节 常玉龄重出江湖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韩其哈日布继承了母亲富贵的遗传基因,从小就 喜欢和泥玩,那个 时候孩子的玩具大约也是少得可怜,让聪明的少年韩 其哈日布更别无选 择地在和泥中寻找乐趣了。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 这个小小的手工本 事居然成就了日后他们家族的重要生计,并绵延了上 百年。
后来,富贵和儿子韩其哈日布相依为命,在崇文 门附近住。靠什么 生活呢?富贵的手艺这时成了娘儿俩谋生的本钱。
按照母亲的吩咐,韩其哈日布从城外破败的砖窑 里挖出一些泥土, 带回家里。母亲将土和成泥,摔成坯,然后做成一个 个泥葫芦、泥娃 娃。然而,富贵做得最多的,也是富贵最拿手的,是 泥葡萄。她钟情于 葡萄,但她心里清楚,葡萄是十分珍稀的水果,是当 时王公大臣才能够 吃得到的东西,寻常百姓人家,只有看看的份儿,哪 有吃的福分呢!吃 不着葡萄才说葡萄是酸的呢!那么,泥做的葡萄会不 会受关注,会不会 卖个好价钱呢?富贵决心试一试。她先将泥丸揉捏成 葡萄珠,然后找了 一些细篾儿,把葡萄珠穿成串,就像刚刚摘下的葡萄 一嘟噜一嘟噜的, 泥土的颜色和真葡萄还相差甚远,韩其哈日布又到染 铺买了些染料,给 泥葡萄涂上红的、紫的颜色,就有了一点儿真葡萄的 模样和韵味。韩其 哈日布拿着这些泥葡萄到了花市大街,心里是十五个 吊桶打水——七上 八下的,有买主吗?他的心里也没有底呀。不承想, 这泥葡萄在世面上 一露,三下五除二,没有半天工夫,卖没了。韩其哈 目布回到家里,将 卖泥葡萄得来的钱放到了母亲面前。富贵十分激动, 老天爷饿不死瞎家 雀儿,得,往后咱娘儿俩就做这个了。
韩其哈日布心很细,他做活从不满足,总是精益 求精,这个素质在 市场竞争中是难能可贵的。他特别注意市场的动态, 在花市大街上,他 发现市面上有不少泥捏的小狮子、小狗、小老虎和泥 娃娃,但是都不太 像,为什么呢?就是眼睛做得不行。都说画龙点睛, 这泥娃娃和泥狮子 的眼睛是最为关键的,如果眼睛能够传神就显得活灵 活现,就会让人叫 好,一准能卖个好价钱。他在料器行看过料器师傅做 的活,发现料器行 出的玩意儿玲珑晶莹,透着珠光宝气,流光溢彩,比 起泥捏的玩意儿来 价钱要高上好多。韩其哈日布想,如果泥娃娃或是泥 狮子、泥老虎能够 镶上个玻璃眼珠,那肯定要比泥眼珠强。于是,他有 事没事就往料器行 里跑,帮人家干活,看人家是怎么做珠子活儿的。韩 其哈日布聪明,悟 性好,一来二去,他就看出了门道。光看不练不成, 回到家里他将自己 的想法和母亲一说,母亲二话没说,掏出做泥娃娃、 泥葡萄挣来的钱, 让韩其哈日布去买制作料器的工具和原料。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执着,就是浓厚的兴趣驱 动的创造。韩其 哈日布迷上了烧制玻璃的工艺。他买来烧玻璃用的石 蜡、颜料和坛坛罐 罐等什物,在本来就十分狭窄的院子里盘了一个能够 烧煤的炉灶,灶台 上架上一顶石英坩锅,几根四五尺长、食指粗细的熟 铁管子,一头套上 了胶皮,他又请木匠特制了一把带有两个长臂的大椅 子,这个制作玻璃 葡萄的作坊就完成了。要说他的工具,也就是几把夹 子、镊子,外带水 桶、草板纸之类。手艺人嘛,最要紧的本事,还是在 一双手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葡萄常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